43ef6alDQ4m city.huanqiu.comarticle追迹成都马鞍山烈士纪念园/e3pmh1nv4/e3pmh21pv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的成都马鞍山革命烈士纪念园,掩埋着在解放大西南和成都剿匪战役中牺牲的40余位解放军烈士。但长期以来,对墓中烈士的史料记载十分有限,到该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的市民,对烈士血洒成都的英勇事迹也几乎一无所知。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通过调研走访基层一线、调查红色遗址遗迹、整理抗战老战士名录,填补了成都马鞍山革命烈士墓40余位烈士牺牲详情的史料空白。近年来,通过采访时任川西军区参谋郎东方、时任川西军区情报参谋都爱国、时任川西军区干事刘润兰等多位老兵,确认了一直神秘的成都马鞍烈士纪念园就是当时川西军区在成都市区集中掩埋战友的“坟地”。郎东方、都爱国、刘润兰等老兵的口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郎东方说:“我们那时不叫马鞍山,就叫坟地。我们1950年1月在清剿市区国民党特务时牺牲12位同志,张祖谅军长(60军)非常重视牺牲官兵的后事,专门派人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集中掩埋。坟地选在离我们北较场东北三、四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块荒着的小高地,那附近有一些稻田。选址后上级决定牺牲的同志统一埋在这里,牺牲一位埋一位,规定掩埋烈士的时候必须有两到三名营级以上干部参加送葬,报军领导批准。张祖谅军长说一定要埋好,插好烈士牌子。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只用木牌写上烈士姓名等信息。开始没有棺材,我们只用一丈六尺白布,包裹烈士的遗体,有12名战友是最早埋进坟地的一批烈士。” 郎东方:“成都市中心华兴街被称为妓女一条街,是一个隐藏大量特务的凶险之地。刚开始我们不知情,1950年1月,在第一次清剿华兴街过程中我们就牺牲了3名官兵,他们是3连的连指导员、一位排长、七班一名战士。张祖谅军长在听取了警备区办公室主任王拱汇报后十分气愤,指挥组织力量又连续三个晚上去清剿,一共4次才彻底铲除、打掉这些特务隐藏窝点。4次战斗我都参加了,我们从两边往中间搜,一起冲进去一间一间地搜索,由于我们在明处,受过训练的拒捕特务分子们躲在暗处用卡宾枪朝我们打暗枪,第二、第三、第四天的战斗中我们又牺牲9位同志。我回忆他们是一位副排长,3位班长,还有几名战士,我们把他们都埋在坟地。战斗中我们打伤一个特务,其他都抓了活的,有14名国民党排级以上军官,其中一名上校,被抓后他们谎称自己在妓院当老鸨、勤杂工、管家。同时在妓院地下室里搜出很多武器、金条等物品。”在成都市区还有被国民党特务分散杀害的解放官兵,也埋在了坟地。郎东方:“两名解放军战士1950年1月,在清剿皇城附近民宅时牺牲。被特务扔了一颗手榴弹牺牲”。都爱国:“当时只有北较场有电台发报,一位战士在从省委到北较场送待发的电报时被匪特当街杀害;1950年春节期间我们北较场晚上请老百姓进来观看露天电影时,一位战士被混进来的特务杀害。”郎东方:“1950年1月上旬末,川西军区某部出城执行任务,从成都往双流方向走,大部队都过去了,师特务连打后卫,跟在后面的炊事班三位同志,被敌人一颗手榴弹袭击,当场牺牲2名,炸伤一名。时任特务连连长的毛红兵把两位同志抬回坟地掩埋了。”郎东方:“成都战役中60军某部过绵阳后零星战斗中牺牲2名战士。本来已在牺牲地掩埋,入城仪式之后该部又回到绵阳成立绵阳军分区,战友把2名牺牲在绵阳附近的战友,迁到成都川西军区烈士的坟地,便于集中管理,埋葬时间是1950年1月。”郎东方:“从1950年2月开始,川西地区暴发大规模的匪患,川西军区在双流剿匪牺牲几位烈士也埋在坟地。”据了解,烈士中还在周边其他地方剿匪战斗受重伤,运回成都市区军队医院,有医治无效牺牲的解放军。马鞍烈士纪念碑上刻的李森烈士就属这类。烈士的外甥女陈女士从外省找到成都市民政局,补充了舅舅的信息:李森,籍贯河南濮阳,1934年生,在成都剿匪战斗中头部受伤,牺牲时年仅18岁。他之前给家里来信说他在川西军区卫生学校读书,牺牲前是川西军区后勤部战士,受伤后李森预感自己生命垂危,担心母亲接到他牺牲的消息经受不住打击,专门还在信中开导:自己在战斗中头部受重伤,要做手术取子弹,劝母亲不要太伤心,打仗就得有牺牲,要带着弟妹们好好活下去。有给家人告别的意思,受重伤也许不便写信,估计最后这信是战友代写的。刘润兰:“整个五十年代四川西边的剿匪任务一直是很重要的事情”驻北较场军队当时战事不断。不排除偶尔有重伤员需要从山里运到成都,如医治无效牺牲就近抬到马鞍山烈士陵园掩埋,牺牲原因同样与平息叛乱有关。”郎东方:“我们专门到坟地给战友烈士告别,当时有38位烈士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墓地规模当时就基本形成,以川西军区牺牲的烈士为主,也有少量的62军、18军烈士,几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均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长眠在马鞍山烈士纪念园的有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一批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南征北战、披肝沥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功臣!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成都马鞍烈士纪念园的烈士有的牺牲在成都战役胜利凯歌的黎明;有的牺牲在成都解放后清剿华兴街、市区特务的战斗中;有的牺牲在郊县剿匪战场或者身负重伤抬回成都抢救的军队医院……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以弘扬烈士精神和群众教育为主线,积极营造学习英烈、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成都马鞍山纪念园进行提质改造,从软件的更新到硬件的建设上下功夫,改建成了集“纪念+教育+休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教育广大群众的生动课堂和凝聚力量的有效阵地。(西南民族大学 石京秀/李振宇)1624434989936责编:张凯人民日报数字四川162443498993611[]{"email":"zhangkai@huanqiu.com","name":"张凯"}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的成都马鞍山革命烈士纪念园,掩埋着在解放大西南和成都剿匪战役中牺牲的40余位解放军烈士。但长期以来,对墓中烈士的史料记载十分有限,到该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的市民,对烈士血洒成都的英勇事迹也几乎一无所知。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通过调研走访基层一线、调查红色遗址遗迹、整理抗战老战士名录,填补了成都马鞍山革命烈士墓40余位烈士牺牲详情的史料空白。近年来,通过采访时任川西军区参谋郎东方、时任川西军区情报参谋都爱国、时任川西军区干事刘润兰等多位老兵,确认了一直神秘的成都马鞍烈士纪念园就是当时川西军区在成都市区集中掩埋战友的“坟地”。郎东方、都爱国、刘润兰等老兵的口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郎东方说:“我们那时不叫马鞍山,就叫坟地。我们1950年1月在清剿市区国民党特务时牺牲12位同志,张祖谅军长(60军)非常重视牺牲官兵的后事,专门派人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集中掩埋。坟地选在离我们北较场东北三、四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块荒着的小高地,那附近有一些稻田。选址后上级决定牺牲的同志统一埋在这里,牺牲一位埋一位,规定掩埋烈士的时候必须有两到三名营级以上干部参加送葬,报军领导批准。张祖谅军长说一定要埋好,插好烈士牌子。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只用木牌写上烈士姓名等信息。开始没有棺材,我们只用一丈六尺白布,包裹烈士的遗体,有12名战友是最早埋进坟地的一批烈士。” 郎东方:“成都市中心华兴街被称为妓女一条街,是一个隐藏大量特务的凶险之地。刚开始我们不知情,1950年1月,在第一次清剿华兴街过程中我们就牺牲了3名官兵,他们是3连的连指导员、一位排长、七班一名战士。张祖谅军长在听取了警备区办公室主任王拱汇报后十分气愤,指挥组织力量又连续三个晚上去清剿,一共4次才彻底铲除、打掉这些特务隐藏窝点。4次战斗我都参加了,我们从两边往中间搜,一起冲进去一间一间地搜索,由于我们在明处,受过训练的拒捕特务分子们躲在暗处用卡宾枪朝我们打暗枪,第二、第三、第四天的战斗中我们又牺牲9位同志。我回忆他们是一位副排长,3位班长,还有几名战士,我们把他们都埋在坟地。战斗中我们打伤一个特务,其他都抓了活的,有14名国民党排级以上军官,其中一名上校,被抓后他们谎称自己在妓院当老鸨、勤杂工、管家。同时在妓院地下室里搜出很多武器、金条等物品。”在成都市区还有被国民党特务分散杀害的解放官兵,也埋在了坟地。郎东方:“两名解放军战士1950年1月,在清剿皇城附近民宅时牺牲。被特务扔了一颗手榴弹牺牲”。都爱国:“当时只有北较场有电台发报,一位战士在从省委到北较场送待发的电报时被匪特当街杀害;1950年春节期间我们北较场晚上请老百姓进来观看露天电影时,一位战士被混进来的特务杀害。”郎东方:“1950年1月上旬末,川西军区某部出城执行任务,从成都往双流方向走,大部队都过去了,师特务连打后卫,跟在后面的炊事班三位同志,被敌人一颗手榴弹袭击,当场牺牲2名,炸伤一名。时任特务连连长的毛红兵把两位同志抬回坟地掩埋了。”郎东方:“成都战役中60军某部过绵阳后零星战斗中牺牲2名战士。本来已在牺牲地掩埋,入城仪式之后该部又回到绵阳成立绵阳军分区,战友把2名牺牲在绵阳附近的战友,迁到成都川西军区烈士的坟地,便于集中管理,埋葬时间是1950年1月。”郎东方:“从1950年2月开始,川西地区暴发大规模的匪患,川西军区在双流剿匪牺牲几位烈士也埋在坟地。”据了解,烈士中还在周边其他地方剿匪战斗受重伤,运回成都市区军队医院,有医治无效牺牲的解放军。马鞍烈士纪念碑上刻的李森烈士就属这类。烈士的外甥女陈女士从外省找到成都市民政局,补充了舅舅的信息:李森,籍贯河南濮阳,1934年生,在成都剿匪战斗中头部受伤,牺牲时年仅18岁。他之前给家里来信说他在川西军区卫生学校读书,牺牲前是川西军区后勤部战士,受伤后李森预感自己生命垂危,担心母亲接到他牺牲的消息经受不住打击,专门还在信中开导:自己在战斗中头部受重伤,要做手术取子弹,劝母亲不要太伤心,打仗就得有牺牲,要带着弟妹们好好活下去。有给家人告别的意思,受重伤也许不便写信,估计最后这信是战友代写的。刘润兰:“整个五十年代四川西边的剿匪任务一直是很重要的事情”驻北较场军队当时战事不断。不排除偶尔有重伤员需要从山里运到成都,如医治无效牺牲就近抬到马鞍山烈士陵园掩埋,牺牲原因同样与平息叛乱有关。”郎东方:“我们专门到坟地给战友烈士告别,当时有38位烈士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墓地规模当时就基本形成,以川西军区牺牲的烈士为主,也有少量的62军、18军烈士,几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均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长眠在马鞍山烈士纪念园的有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一批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南征北战、披肝沥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功臣!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成都马鞍烈士纪念园的烈士有的牺牲在成都战役胜利凯歌的黎明;有的牺牲在成都解放后清剿华兴街、市区特务的战斗中;有的牺牲在郊县剿匪战场或者身负重伤抬回成都抢救的军队医院……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以弘扬烈士精神和群众教育为主线,积极营造学习英烈、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成都马鞍山纪念园进行提质改造,从软件的更新到硬件的建设上下功夫,改建成了集“纪念+教育+休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教育广大群众的生动课堂和凝聚力量的有效阵地。(西南民族大学 石京秀/李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