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XduXOZPB city.huanqiu.comarticle环球云对话|潘周聃:走红不意外,不拒绝做公众人物/e3pmh1nv4/e3pn637a1一个“魔性”的起身,让两年前一档节目的嘉宾突然爆火网络,他的名字叫潘周聃。从“学霸”到“网红”,潘周聃是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他的成长之路,又有怎么样的精彩故事。环球网独家对话,还原最真实的潘周聃。走红并不意外对于潘周聃的走红,外界都冠以“意外”。表面看,这件事的确充满着意外,视频是两年前的,未走红之前,潘周聃藉藉无名,甚至连百科都没有。直到今年4月,有网友翻出了某档综艺中潘周聃的短视频,狂拽的姿势配合霸气的解说词,引发模仿狂潮。以潘周聃为原型的话题#学霸走路模仿秀#迅速登上短视频平台挑战榜TOP1。从最开始的“人传人”,到“人传物”,潘周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以这种方式火了。 对于这种走红,潘周聃笑称无意间掌握了“流量密码”,但他并不感到意外。在对话中,他多次提及一个词“厚积薄发”,认为一切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在当时看起来波澜不惊,一旦到达一个临界点就会被引爆,这次走红便是如此。他表示,自己没有团队,暂时也没有商业化的想法,保持独立性,能更好地学习沉淀,有更多时间可以思考潘周聃带给大家的意义。另类“学霸”学霸,是外界对潘周聃的印象,但是他并不愿意被贴“学霸”的标签。从潘周聃的求学之路来看,无论是牛津大学,还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都是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的高校。他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他认为非要归属到学霸行列,也只能算个另类“学霸”。现实中的潘周聃,涉猎很广,并非只限于课堂的知识。他从小酷爱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古诗词信手拈来;他喜欢摄影,自拍自剪短视频,还偶尔给央媒供图;他文笔优秀,为让国人了解母校,还在《环球人物》杂志以《苏黎世联邦理工,严校出高徒》为题,撰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也让这所爱因斯坦的母校被更多人所熟知。在瑞士求学期间,潘周聃还从0基础成为一个业余的滑雪教练,他说,学校没有会中文的滑雪教练,我只能把自己变成滑雪教练。求学的“蹉跎岁月”对于早期的求学之路,潘周聃用了四个字描述“蹉跎岁月”。上初高中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他在班上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也有过叛逆的青春期,但是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让自己没有掉队。潘周聃表示,从小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培养他对古诗文和数学的兴趣。从背诵和精读大量的古诗文,也让他说话经常引经据典,得到了网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评价。而数学则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钻研的习惯,让他在人工智能专业的求学道路上游刃有余。由于兴趣使然,语文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潘周聃的英语最开始很一般,是“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后进生”。为弥补短板,他的方法是“鹦鹉学舌”,多读多模仿,也为之付出艰辛。由于是理科生,理化生的学科知识点都非常有趣,他学完喜欢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听懂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温习过程。虽在海外求学,但潘周聃表示,他也曾备战过高考,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但不是人生唯一的分水岭,付出努力终有回报。读万卷书,总有一天美好会不期而遇。不拒绝做公众人物短视频平台上的潘周聃语速温柔缓慢,深厚的国学功底,理工男的清晰思维,圈粉一众网友。这个更为真实的潘周聃,更符合“新时代偶像”的定位,不到一个月,“潘周聃学长”便涨粉200多万。潘周聃表示,他喜欢“学长”这个称号。在他看来,学长更亲切,以学长身份,将所涉猎的爱好、领域,以及所做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就是他做“潘周聃学长”账号的意义。对于未来的打算,潘周聃表示,不拒绝做公众人物,但是现在首要任务是学习。目前牛津大学博士在读的他,按照常规的路径,或许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4月份的意外走红,成为他人生一个分水岭,但人生之中有很多这种不确定性。在他看来,如果有机会为中国制造打CALL,为传统文化打CALL,都未尝不可,对未来,他并没有给自己设限。在对话结束,潘周聃提及他的物理老师李鸿彬,他说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中国灵魂”的塑造,所以“潘周聃学长”这个账号也在不约而同的为“中国灵魂教育与思考”发声,让“中国灵魂”根植于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对于潘周聃的走红,人民网曾评论称,是大众对知识的向往和崇拜,人才正在被这个时代用新的方式关注。当下追星的热潮在悄然改变,从盲目的外在追捧,到对学识品格的崇拜,“学而优则红”已成为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学霸”正在走到互联网的聚光灯下,成为新时代的全民偶像。撰文/李成皓 采访、剪辑、配音/罗薇 统筹/马月165346989544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罗薇环球网165346989544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60637b9a27920e880a23cff6d675a11u5.jpg{"email":"luowei@huanqiu.com","name":"罗薇"}
一个“魔性”的起身,让两年前一档节目的嘉宾突然爆火网络,他的名字叫潘周聃。从“学霸”到“网红”,潘周聃是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他的成长之路,又有怎么样的精彩故事。环球网独家对话,还原最真实的潘周聃。走红并不意外对于潘周聃的走红,外界都冠以“意外”。表面看,这件事的确充满着意外,视频是两年前的,未走红之前,潘周聃藉藉无名,甚至连百科都没有。直到今年4月,有网友翻出了某档综艺中潘周聃的短视频,狂拽的姿势配合霸气的解说词,引发模仿狂潮。以潘周聃为原型的话题#学霸走路模仿秀#迅速登上短视频平台挑战榜TOP1。从最开始的“人传人”,到“人传物”,潘周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以这种方式火了。 对于这种走红,潘周聃笑称无意间掌握了“流量密码”,但他并不感到意外。在对话中,他多次提及一个词“厚积薄发”,认为一切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在当时看起来波澜不惊,一旦到达一个临界点就会被引爆,这次走红便是如此。他表示,自己没有团队,暂时也没有商业化的想法,保持独立性,能更好地学习沉淀,有更多时间可以思考潘周聃带给大家的意义。另类“学霸”学霸,是外界对潘周聃的印象,但是他并不愿意被贴“学霸”的标签。从潘周聃的求学之路来看,无论是牛津大学,还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都是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的高校。他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他认为非要归属到学霸行列,也只能算个另类“学霸”。现实中的潘周聃,涉猎很广,并非只限于课堂的知识。他从小酷爱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古诗词信手拈来;他喜欢摄影,自拍自剪短视频,还偶尔给央媒供图;他文笔优秀,为让国人了解母校,还在《环球人物》杂志以《苏黎世联邦理工,严校出高徒》为题,撰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也让这所爱因斯坦的母校被更多人所熟知。在瑞士求学期间,潘周聃还从0基础成为一个业余的滑雪教练,他说,学校没有会中文的滑雪教练,我只能把自己变成滑雪教练。求学的“蹉跎岁月”对于早期的求学之路,潘周聃用了四个字描述“蹉跎岁月”。上初高中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他在班上的成绩只能算中上等,也有过叛逆的青春期,但是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让自己没有掉队。潘周聃表示,从小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培养他对古诗文和数学的兴趣。从背诵和精读大量的古诗文,也让他说话经常引经据典,得到了网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评价。而数学则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钻研的习惯,让他在人工智能专业的求学道路上游刃有余。由于兴趣使然,语文数学成绩都很好,但是潘周聃的英语最开始很一般,是“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后进生”。为弥补短板,他的方法是“鹦鹉学舌”,多读多模仿,也为之付出艰辛。由于是理科生,理化生的学科知识点都非常有趣,他学完喜欢讲给父母听,让父母听懂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温习过程。虽在海外求学,但潘周聃表示,他也曾备战过高考,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但不是人生唯一的分水岭,付出努力终有回报。读万卷书,总有一天美好会不期而遇。不拒绝做公众人物短视频平台上的潘周聃语速温柔缓慢,深厚的国学功底,理工男的清晰思维,圈粉一众网友。这个更为真实的潘周聃,更符合“新时代偶像”的定位,不到一个月,“潘周聃学长”便涨粉200多万。潘周聃表示,他喜欢“学长”这个称号。在他看来,学长更亲切,以学长身份,将所涉猎的爱好、领域,以及所做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就是他做“潘周聃学长”账号的意义。对于未来的打算,潘周聃表示,不拒绝做公众人物,但是现在首要任务是学习。目前牛津大学博士在读的他,按照常规的路径,或许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4月份的意外走红,成为他人生一个分水岭,但人生之中有很多这种不确定性。在他看来,如果有机会为中国制造打CALL,为传统文化打CALL,都未尝不可,对未来,他并没有给自己设限。在对话结束,潘周聃提及他的物理老师李鸿彬,他说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中国灵魂”的塑造,所以“潘周聃学长”这个账号也在不约而同的为“中国灵魂教育与思考”发声,让“中国灵魂”根植于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对于潘周聃的走红,人民网曾评论称,是大众对知识的向往和崇拜,人才正在被这个时代用新的方式关注。当下追星的热潮在悄然改变,从盲目的外在追捧,到对学识品格的崇拜,“学而优则红”已成为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学霸”正在走到互联网的聚光灯下,成为新时代的全民偶像。撰文/李成皓 采访、剪辑、配音/罗薇 统筹/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