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j5L8uLcYL city.huanqiu.comarticle平坝:中国神秘的三七古镇·历史的喧嚣/e3pmh1nv4/eosn5op4a柔和的阳光,暖暖地洒在静谧安详的古镇上。平坝,是由于所在地有一较为平整宽旷的坝子而得名。1500米长的古街上,300多座古老的民居院落重重,青色的瓦片上苔痕累累;阳光透过瓦片、透过深深的院墙,在每个经历了无数历史风霜的古院落里,洒下了斑驳细碎的阳光。古老的四合院民居,在平坝境内是一道文化奇观。平坝的大小村寨,都有尚存完好的四合院落。在土锅寨、底泥村、三家村、所得克等村寨,至今80%以上的农户都还居住着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街前街后数不清的千年古树,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还在述说着历史的烟尘和古镇的辉煌。古镇上,有观音阁、有关圣宫等,这样的庙宇在一个小镇上就有6座,还有土祖庙这样的古代天然时钟,还有活着的青铜文化、饮食文化、三七文化、银饰文化、剪纸文化……溯源:明朝远征军的后代绿树掩映中,古老的小镇、老房子、老水井、古桥梁……构成了平坝浓郁的乡村特色;寺院、红烛、晚钟……则散发着传统文化的芳香。清风吹过,记忆深处的往事便悠然浮现。踏着石铺筑就的古驿道,漫步在三七古镇里,古街绵延延伸到远方,两边是风貌独特的传统四合院。200多年前的平坝街,是一条繁华的闹市。在平坝,几户人共享一道入口、一个院心、一口水缸,如天罡会、川祖庙等十来户人家,共享一堵山墙的大型院落就有好几座。这样的布局,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大量的土地资源,更促进了民众之间的凝聚力。显然,这是外来民族在建筑布局上独特考虑后的特殊选择。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平坝镇,是中国三七原产地的发源地,是阿雅龙氏土司经营的文化腹地,是早期铜鼓的出土地,是中国古代商贾云集的三七经济交流中心,也是中原建筑与本土建筑共融共生的文化母土。平坝,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是一座称得上辉煌的古镇,是一座灿烂而独具文化魅力的古街。平坝人,从哪里来?从古老的句町国走来;从1000多年前的土司大院里走来;从沐英入滇的高石坎柳树弯来……平坝的三七文化、饮食文化,会告诉我们关于很多很多关于平坝的故事。中午的阳光,逐渐温暖起来,就连吹过平坝镇的风也变得和煦温柔。古街上,一行人慢慢走过,追寻着古镇的过往,也追寻着三七发展的脉络——张云生,一个致力于发展三七产业的痴迷者,创业以来,每间隔几年,都会和团队的人来到平坝镇。让中国神秘的三七古镇上的风,抚慰下被尘世喧嚣扰动的内心;同时,也来这里追本溯源,寻找初心……今天,当穿行在平坝镇这条古老的街道时,很难想象这些砖墙、木门的背后,发生过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财富故事和传奇。一些富甲一方的三七商人,曾把总部设在这些宅院之中。对他们来说,钱来得太快了。他们常常在深夜盘点着白花花的银子,心里担惊受怕。以至于,全镇的人都想到一起去了,要修建一条暗道,万一敌人来抢夺小镇的财富时,全镇的人都可以从容地从暗道撤退出去。所以,村里那条一人多高的下水道,绝不只是一条下水道,它同时也是一条军用地道。“南京高石坎柳树湾”,是在平坝古镇听到频率极高的一个地名,相传这是许多平坝居民共同的祖籍之地。1946年,在平坝当过区长的段鹏起老先生,决定去南京寻根。他要搞清楚“高石坎柳树弯”究竟在哪里?自己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原来,平坝的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那支明朝远征军的后代。1381年,朱元璋派遣大将沐英率兵33万远征云南,高石坎柳树湾正是当时的阅兵台。因此,创造平坝古镇辉煌的历代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明朝远征军的后代。他们中间的一支小部队来到文山的平坝,开创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正是这些远征军,发动随军迁徙而来的几万犯人和盗贼等,在平坝附近的老君山上开挖银矿,带来了平坝最初的热闹与繁华。随着矿洞逐步发掘到300多米这一在古代而言不可思议的深度,矿工们在井下的生存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服用当地土产的田七,一方面能减少人体心肌的耗氧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从而帮助古人解决缺氧问题。当年,几万人分布在老君山各个山头,奋力开采。当他们感到胸闷和气喘时,就停下来咀嚼几片田七。一年下来,最少需要几万斤田七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野生的田七根本不够用。烙印:中国三七古镇韵味这样完美的商机,来自南京的精明商人当然不会错过。他们通过仔细考察,终于选定了平坝这一片条件最好的山坡,开始人工种植田七,然后高价卖给开银矿的工人。《文山县志》记载,当时平坝镇三七卖给矿工的平均价格,是1斤田七等于1000斤大米,真是名副其实的“金不换”。而换回来的,则是矿区刚刚生产出来的雪花白银。从此,几代南京人就隐居在这座大山里秘密发财,并不停地招徕同乡过来居住,再扩散到文山各地。他们开山开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逐渐在原来的开化府、广南府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南京籍人占到90%的移民大县。后来,小小的平坝镇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平坝的人口被有计划地分批迁移到20公里以外的盘龙河河谷地区。到清朝雍正八年,正式定名为“文山”,这就是今日三七之都文山的由来。三七三年一熟。每年8月到9月份时,文山州的大小山坡上,就会不约而同地出现一道壮丽的景观——“三年满园红”。经过三年的悉心耕耘、照顾、培育,当红彤彤的三七花开,表明三七果实已经成熟,可以采摘卖钱了。直到今天,三七依然是文山州的支柱产业;而支撑文山三七产业的,依然是平坝人。今天,散布在文山州各个县市种植三七的七农,有70%是平坝人。如今,位于文山市中心区的沙坝南路,又称平坝一条街。这些房子的主人,是100多名来自平坝的三七种植大户,他们一掷万金,盖起了连片的住宅。大户们则坐在这些厅堂之上,轻松调度着上百万公斤三七的周转。有人曾戏言:“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很可能会造成千里之外、某些知名企业股价的波动。”1587年,来自平坝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田七到北京,请当时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来鉴别。因为这个药当时作为金疮药在士兵中秘密流传,据说功效如神,却搞不清它的药理。“此药近时出于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李时珍对这种久闻其名的神药研究得很细,他特意在自己手臂上弄出伤口,然后敷上田七,结果很快就愈合。他又放到官府刚受过刑的犯人身上去试验,效果也好得出奇。所以,李时珍对田七的最大功劳,在于把田七正式确认为一种金疮药,从而把田七广泛推介给日夜与伤病打交道的军队。1908年,一位叫曲焕章的年轻人,把田七加工成半成品。一旦受伤,只需将伤口洗净,撒上白色的药粉,短时间伤口即可痊愈。这种名为“云南白药”灰白色的药粉,很快就声名鹊起。1938年3月,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前线,曲焕章捐赠给云南籍的第60军500箱云南白药。在战斗中,滇军奋勇冲锋,死战不退,日本报纸惊呼:“滇军打不死!自从‘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一名日本军人在日记中写道,滇军外敷和内服一种白色药粉,这种神秘药粉甚至连动脉破裂都能迅速修复。1950年,曲焕章的遗孀把白药的配方献给政府。从此,云南白药成为国宝级的保密配方。(文图/张密)165717042480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凯环球网165717042480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27d3f519b3e022e16f4e541a9b69410.jpeg{"email":"zhangkai@huanqiu.com","name":"张凯"}
柔和的阳光,暖暖地洒在静谧安详的古镇上。平坝,是由于所在地有一较为平整宽旷的坝子而得名。1500米长的古街上,300多座古老的民居院落重重,青色的瓦片上苔痕累累;阳光透过瓦片、透过深深的院墙,在每个经历了无数历史风霜的古院落里,洒下了斑驳细碎的阳光。古老的四合院民居,在平坝境内是一道文化奇观。平坝的大小村寨,都有尚存完好的四合院落。在土锅寨、底泥村、三家村、所得克等村寨,至今80%以上的农户都还居住着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街前街后数不清的千年古树,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还在述说着历史的烟尘和古镇的辉煌。古镇上,有观音阁、有关圣宫等,这样的庙宇在一个小镇上就有6座,还有土祖庙这样的古代天然时钟,还有活着的青铜文化、饮食文化、三七文化、银饰文化、剪纸文化……溯源:明朝远征军的后代绿树掩映中,古老的小镇、老房子、老水井、古桥梁……构成了平坝浓郁的乡村特色;寺院、红烛、晚钟……则散发着传统文化的芳香。清风吹过,记忆深处的往事便悠然浮现。踏着石铺筑就的古驿道,漫步在三七古镇里,古街绵延延伸到远方,两边是风貌独特的传统四合院。200多年前的平坝街,是一条繁华的闹市。在平坝,几户人共享一道入口、一个院心、一口水缸,如天罡会、川祖庙等十来户人家,共享一堵山墙的大型院落就有好几座。这样的布局,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大量的土地资源,更促进了民众之间的凝聚力。显然,这是外来民族在建筑布局上独特考虑后的特殊选择。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平坝镇,是中国三七原产地的发源地,是阿雅龙氏土司经营的文化腹地,是早期铜鼓的出土地,是中国古代商贾云集的三七经济交流中心,也是中原建筑与本土建筑共融共生的文化母土。平坝,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是一座称得上辉煌的古镇,是一座灿烂而独具文化魅力的古街。平坝人,从哪里来?从古老的句町国走来;从1000多年前的土司大院里走来;从沐英入滇的高石坎柳树弯来……平坝的三七文化、饮食文化,会告诉我们关于很多很多关于平坝的故事。中午的阳光,逐渐温暖起来,就连吹过平坝镇的风也变得和煦温柔。古街上,一行人慢慢走过,追寻着古镇的过往,也追寻着三七发展的脉络——张云生,一个致力于发展三七产业的痴迷者,创业以来,每间隔几年,都会和团队的人来到平坝镇。让中国神秘的三七古镇上的风,抚慰下被尘世喧嚣扰动的内心;同时,也来这里追本溯源,寻找初心……今天,当穿行在平坝镇这条古老的街道时,很难想象这些砖墙、木门的背后,发生过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财富故事和传奇。一些富甲一方的三七商人,曾把总部设在这些宅院之中。对他们来说,钱来得太快了。他们常常在深夜盘点着白花花的银子,心里担惊受怕。以至于,全镇的人都想到一起去了,要修建一条暗道,万一敌人来抢夺小镇的财富时,全镇的人都可以从容地从暗道撤退出去。所以,村里那条一人多高的下水道,绝不只是一条下水道,它同时也是一条军用地道。“南京高石坎柳树湾”,是在平坝古镇听到频率极高的一个地名,相传这是许多平坝居民共同的祖籍之地。1946年,在平坝当过区长的段鹏起老先生,决定去南京寻根。他要搞清楚“高石坎柳树弯”究竟在哪里?自己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原来,平坝的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那支明朝远征军的后代。1381年,朱元璋派遣大将沐英率兵33万远征云南,高石坎柳树湾正是当时的阅兵台。因此,创造平坝古镇辉煌的历代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明朝远征军的后代。他们中间的一支小部队来到文山的平坝,开创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正是这些远征军,发动随军迁徙而来的几万犯人和盗贼等,在平坝附近的老君山上开挖银矿,带来了平坝最初的热闹与繁华。随着矿洞逐步发掘到300多米这一在古代而言不可思议的深度,矿工们在井下的生存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服用当地土产的田七,一方面能减少人体心肌的耗氧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从而帮助古人解决缺氧问题。当年,几万人分布在老君山各个山头,奋力开采。当他们感到胸闷和气喘时,就停下来咀嚼几片田七。一年下来,最少需要几万斤田七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野生的田七根本不够用。烙印:中国三七古镇韵味这样完美的商机,来自南京的精明商人当然不会错过。他们通过仔细考察,终于选定了平坝这一片条件最好的山坡,开始人工种植田七,然后高价卖给开银矿的工人。《文山县志》记载,当时平坝镇三七卖给矿工的平均价格,是1斤田七等于1000斤大米,真是名副其实的“金不换”。而换回来的,则是矿区刚刚生产出来的雪花白银。从此,几代南京人就隐居在这座大山里秘密发财,并不停地招徕同乡过来居住,再扩散到文山各地。他们开山开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逐渐在原来的开化府、广南府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南京籍人占到90%的移民大县。后来,小小的平坝镇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平坝的人口被有计划地分批迁移到20公里以外的盘龙河河谷地区。到清朝雍正八年,正式定名为“文山”,这就是今日三七之都文山的由来。三七三年一熟。每年8月到9月份时,文山州的大小山坡上,就会不约而同地出现一道壮丽的景观——“三年满园红”。经过三年的悉心耕耘、照顾、培育,当红彤彤的三七花开,表明三七果实已经成熟,可以采摘卖钱了。直到今天,三七依然是文山州的支柱产业;而支撑文山三七产业的,依然是平坝人。今天,散布在文山州各个县市种植三七的七农,有70%是平坝人。如今,位于文山市中心区的沙坝南路,又称平坝一条街。这些房子的主人,是100多名来自平坝的三七种植大户,他们一掷万金,盖起了连片的住宅。大户们则坐在这些厅堂之上,轻松调度着上百万公斤三七的周转。有人曾戏言:“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很可能会造成千里之外、某些知名企业股价的波动。”1587年,来自平坝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田七到北京,请当时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来鉴别。因为这个药当时作为金疮药在士兵中秘密流传,据说功效如神,却搞不清它的药理。“此药近时出于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李时珍对这种久闻其名的神药研究得很细,他特意在自己手臂上弄出伤口,然后敷上田七,结果很快就愈合。他又放到官府刚受过刑的犯人身上去试验,效果也好得出奇。所以,李时珍对田七的最大功劳,在于把田七正式确认为一种金疮药,从而把田七广泛推介给日夜与伤病打交道的军队。1908年,一位叫曲焕章的年轻人,把田七加工成半成品。一旦受伤,只需将伤口洗净,撒上白色的药粉,短时间伤口即可痊愈。这种名为“云南白药”灰白色的药粉,很快就声名鹊起。1938年3月,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前线,曲焕章捐赠给云南籍的第60军500箱云南白药。在战斗中,滇军奋勇冲锋,死战不退,日本报纸惊呼:“滇军打不死!自从‘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一名日本军人在日记中写道,滇军外敷和内服一种白色药粉,这种神秘药粉甚至连动脉破裂都能迅速修复。1950年,曲焕章的遗孀把白药的配方献给政府。从此,云南白药成为国宝级的保密配方。(文图/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