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ltHbjBCjO city.huanqiu.comarticle【艺术收藏荟】廖惠林:50余载坚守葵艺情/e3pmh1nv4/e3pu0ucu5廖惠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会葵艺代表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6岁开始进入新会最大的国营葵艺厂学习,至今已从事葵艺行业50余年。他的作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榕奖”金奖、2016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等,并被国家非遗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收藏。 新会素有“葵乡”的美称,晋代起就已用葵叶加工葵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新会葵艺产品种类繁多,烙画玻璃扇和双面绣织扇尤为出名。2006新会葵艺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70年代是新会葵艺产业的顶峰时期,大量的葵艺制品出口海外,当时新会有一定规模的葵艺厂近四十家,还有大量的家庭式作坊,葵扇的年产量高达上亿把。 十六遇葵艺 耐心促成长在廖惠林的印象里,70 年代的新会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葵艺加工谋生,可以说是“一把葵扇养活新会几代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廖惠林16岁便到葵艺厂拜师学艺,成为一名烙画扇学徒。廖惠林的葵艺之路并不容易,耐心与专心贯穿了他一路。在聊及学艺的难处时,他首先提及了与师傅沟通的这一大难关,“那个年代的师傅不太好接触,作为学徒的我们需要耐心尊重地向师傅请教,与师傅沟通好才能学到真正的技艺”。烙画扇是葵艺中技术含量极高的一个种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学烙扇之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把绘画及书法功底打牢,夜以继日的练习对年轻人的耐心是极大的挑战;在葵扇上烙画下笔就不能更改,下笔前要对图画熟记于心;下笔力度也要把握好,在烙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稍微不注意,就会把扇子烙穿。廖惠林的三年学徒时期逐渐把这些难题攻破,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随着廖惠林葵艺技艺的成熟,他在葵艺厂的职位也发生了变化,从学徒成为组长、主任,再到后来担任了葵艺厂的最后一任厂长。式微中寻生机 葵扇上亮侨乡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葵艺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没落,新会人渐渐退出了这个以手工业为主的产业。1999年,新会葵艺厂倒闭后,与葵艺相关的大量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身边的大部分人都选择转行到其他产业时,见证过葵艺产业辉煌时期的廖惠林,带着一个葵乡人对葵艺的情怀,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让式微的葵艺产业重焕生机。可是没有了葵艺厂的名号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要把想法变为现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廖惠林号召了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葵艺人,在起步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一边继续葵制工艺品的制作,一边为葵艺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通过市场调研,廖惠林将葵艺制品定位为艺术品,为葵艺制品打造中国传统工艺礼品的名片,他四处奔波为葵艺品寻求销路,上门找生意的那几年他过得并不顺利,但对于这些曾经的艰难他也只是微笑带过。在众多葵艺礼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廖惠林最擅长的烙画扇,在烙画选材上,廖惠林认为一般的山水画无法体现出葵扇的特色,他别出心裁,将侨乡文化与葵艺相结合,把侨乡特色景点、特产呈现到一把小小的葵扇上,葵乡新会作为侨乡的一部分,他希望在传播葵艺的同时,也能带动侨乡文化、地方特点的宣传。在创作的侨乡特色烙画扇中,以小鸟天堂的全景为题材的烙画扇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构图方式,若是只在扇子上画几棵榕树,画出几只小鸟,就太千篇一律了,但通过全景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则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属于新会的小鸟天堂。”廖惠林骄傲地说道。牢记传承人使命 创新传统工艺如果说从前坚持葵艺产业只是廖惠林的一种情怀,那如今在他的坚持中也多了一份责任,这是在他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对自己葵艺事业更加清晰的认知。如今葵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葵艺不同于其他产业,由于该产业的业务面较小,发展机会少,技艺学习周期较长,因此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加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葵树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葵制品对葵树的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原材料严重不足,如何传承发扬这门技艺成了廖惠林最大的心事。传承首先需要培养有兴趣的青年向葵艺靠拢。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廖惠林到新会的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把葵艺带到新会学校的课堂中,制作葵艺材料包,让孩子们更容易上手。小小一个材料包让孩子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动手制作葵艺品,还能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在潜移默化中将葵艺文化融入到新会的家家户户。此外廖惠林还打算促进葵艺与时下热点——研学相结合,让中国更多的学生了解这一门传统工艺,为培养未来葵艺人打下基础。要把工艺传承好,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作方面,廖惠林逐渐把国画、工笔画元素呈现到葵制品上,让葵艺与更多的中国元素产生碰撞,从中寻找葵艺的新亮点。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新会,也建立了很多红木家具厂,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廖惠林对红木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希望可以把葵艺和红木相结合,把葵艺推向高端层面,扩大葵艺产业的发展面。经历了新会葵艺产业顶峰与低谷的廖惠林,用20余年的时间为新会葵艺开辟了新的发展天地。未来,他也会用好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把新会葵艺带到另一个顶峰,让“葵乡”这张名片实至名归。(容榕)168973744665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凯环球网168973744665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226ac66d9fc297579abc1f3ae082e4fu1.png{"email":"zhangkai@huanqiu.com","name":"张凯"}
廖惠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会葵艺代表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6岁开始进入新会最大的国营葵艺厂学习,至今已从事葵艺行业50余年。他的作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榕奖”金奖、2016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等,并被国家非遗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收藏。 新会素有“葵乡”的美称,晋代起就已用葵叶加工葵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新会葵艺产品种类繁多,烙画玻璃扇和双面绣织扇尤为出名。2006新会葵艺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70年代是新会葵艺产业的顶峰时期,大量的葵艺制品出口海外,当时新会有一定规模的葵艺厂近四十家,还有大量的家庭式作坊,葵扇的年产量高达上亿把。 十六遇葵艺 耐心促成长在廖惠林的印象里,70 年代的新会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葵艺加工谋生,可以说是“一把葵扇养活新会几代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廖惠林16岁便到葵艺厂拜师学艺,成为一名烙画扇学徒。廖惠林的葵艺之路并不容易,耐心与专心贯穿了他一路。在聊及学艺的难处时,他首先提及了与师傅沟通的这一大难关,“那个年代的师傅不太好接触,作为学徒的我们需要耐心尊重地向师傅请教,与师傅沟通好才能学到真正的技艺”。烙画扇是葵艺中技术含量极高的一个种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学烙扇之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把绘画及书法功底打牢,夜以继日的练习对年轻人的耐心是极大的挑战;在葵扇上烙画下笔就不能更改,下笔前要对图画熟记于心;下笔力度也要把握好,在烙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稍微不注意,就会把扇子烙穿。廖惠林的三年学徒时期逐渐把这些难题攻破,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随着廖惠林葵艺技艺的成熟,他在葵艺厂的职位也发生了变化,从学徒成为组长、主任,再到后来担任了葵艺厂的最后一任厂长。式微中寻生机 葵扇上亮侨乡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葵艺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没落,新会人渐渐退出了这个以手工业为主的产业。1999年,新会葵艺厂倒闭后,与葵艺相关的大量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身边的大部分人都选择转行到其他产业时,见证过葵艺产业辉煌时期的廖惠林,带着一个葵乡人对葵艺的情怀,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让式微的葵艺产业重焕生机。可是没有了葵艺厂的名号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要把想法变为现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廖惠林号召了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葵艺人,在起步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一边继续葵制工艺品的制作,一边为葵艺的发展寻找新的方向。通过市场调研,廖惠林将葵艺制品定位为艺术品,为葵艺制品打造中国传统工艺礼品的名片,他四处奔波为葵艺品寻求销路,上门找生意的那几年他过得并不顺利,但对于这些曾经的艰难他也只是微笑带过。在众多葵艺礼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廖惠林最擅长的烙画扇,在烙画选材上,廖惠林认为一般的山水画无法体现出葵扇的特色,他别出心裁,将侨乡文化与葵艺相结合,把侨乡特色景点、特产呈现到一把小小的葵扇上,葵乡新会作为侨乡的一部分,他希望在传播葵艺的同时,也能带动侨乡文化、地方特点的宣传。在创作的侨乡特色烙画扇中,以小鸟天堂的全景为题材的烙画扇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构图方式,若是只在扇子上画几棵榕树,画出几只小鸟,就太千篇一律了,但通过全景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则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属于新会的小鸟天堂。”廖惠林骄傲地说道。牢记传承人使命 创新传统工艺如果说从前坚持葵艺产业只是廖惠林的一种情怀,那如今在他的坚持中也多了一份责任,这是在他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对自己葵艺事业更加清晰的认知。如今葵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葵艺不同于其他产业,由于该产业的业务面较小,发展机会少,技艺学习周期较长,因此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加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葵树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葵制品对葵树的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原材料严重不足,如何传承发扬这门技艺成了廖惠林最大的心事。传承首先需要培养有兴趣的青年向葵艺靠拢。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廖惠林到新会的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把葵艺带到新会学校的课堂中,制作葵艺材料包,让孩子们更容易上手。小小一个材料包让孩子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动手制作葵艺品,还能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制作,在潜移默化中将葵艺文化融入到新会的家家户户。此外廖惠林还打算促进葵艺与时下热点——研学相结合,让中国更多的学生了解这一门传统工艺,为培养未来葵艺人打下基础。要把工艺传承好,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作方面,廖惠林逐渐把国画、工笔画元素呈现到葵制品上,让葵艺与更多的中国元素产生碰撞,从中寻找葵艺的新亮点。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新会,也建立了很多红木家具厂,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廖惠林对红木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希望可以把葵艺和红木相结合,把葵艺推向高端层面,扩大葵艺产业的发展面。经历了新会葵艺产业顶峰与低谷的廖惠林,用20余年的时间为新会葵艺开辟了新的发展天地。未来,他也会用好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把新会葵艺带到另一个顶峰,让“葵乡”这张名片实至名归。(容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