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KA8PHUAbD city.huanqiu.comarticle雅安飞仙关:三千里茶马古道第一关 川藏线上“打卡”地/e3pmh1nv4/ecko2on6j四川飞仙关,茶马古道第一关,也是五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二关(第一关:雨城金鸡关),位于四川雅安市芦山县,与雅安市雨城区和天全县交界,有“鸡鸣三县”的雅称。因江水汹涌,地势险要,山崖陡峭,也有“神仙难过飞仙关”的比喻。 关于飞仙关的神话传说,传播较广的版本有两个。一说大禹治水在此疏通河道遇阻,以神斧劈峡而成;一说李冰父子治水时,二郎担山至此,两山落地而成。由于这些传说,唐宋时,此地曾名“神禹漏阁”,并建有祭祀大禹的庙宇;明朝初时,又建了二郎庙,祭祀大禹、二郎神和李冰父子。 飞仙关,作为古道要塞,见证了茶叶与马匹的交换,促进了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据《芦山县志》记载:“迨隋大业时,置县设官,复辟通和新道,由县之西南分两路而通碉门,以汉人之茶易土番之马。”这段文字生动描述了远在隋代大业年间,芦山就与边疆地区建立起茶叶与马匹的贸易往来,标志着茶马互市在这一地区的初步形成。 “这不仅是物物交换,更是汉藏情谊的纽带,农耕与游牧文化的桥梁。”芦山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茶马古道西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起点是雅安,经过康定、理塘等地,最终到达拉萨,并与滇藏茶马古道相汇,总长度约为1300公里。 飞仙关,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驿站,还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史料记载:“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经临邛越镇西山,百步关而青衣县,由飞仙关迳出荥经,通于邛榨。”说明远在西汉时期,飞仙关即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如今的飞仙关已经旧貌换新颜。近年来,芦山县委政府结合飞仙关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文旅资源,先后实施了飞仙关旅游景区提质增效项目、飞仙4A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三桥广场基础工程提升项目等,318国潮茶马互市街区、318自驾大本营飞仙关驿站、老君溪特色业态等景点丰富了飞仙4A级旅游景区的内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茶马古道飞仙关“官道”和“此生必驾318、此生必过飞仙关”等文旅新品牌正为飞仙关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蓄势添力。 (王建明) 173203548928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凯环球网173203548928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fcff7f6c1457b5cb43ea65c2ba3aba07u5.jpg{"email":"zhangkai@huanqiu.com","name":"张凯"}
四川飞仙关,茶马古道第一关,也是五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二关(第一关:雨城金鸡关),位于四川雅安市芦山县,与雅安市雨城区和天全县交界,有“鸡鸣三县”的雅称。因江水汹涌,地势险要,山崖陡峭,也有“神仙难过飞仙关”的比喻。 关于飞仙关的神话传说,传播较广的版本有两个。一说大禹治水在此疏通河道遇阻,以神斧劈峡而成;一说李冰父子治水时,二郎担山至此,两山落地而成。由于这些传说,唐宋时,此地曾名“神禹漏阁”,并建有祭祀大禹的庙宇;明朝初时,又建了二郎庙,祭祀大禹、二郎神和李冰父子。 飞仙关,作为古道要塞,见证了茶叶与马匹的交换,促进了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据《芦山县志》记载:“迨隋大业时,置县设官,复辟通和新道,由县之西南分两路而通碉门,以汉人之茶易土番之马。”这段文字生动描述了远在隋代大业年间,芦山就与边疆地区建立起茶叶与马匹的贸易往来,标志着茶马互市在这一地区的初步形成。 “这不仅是物物交换,更是汉藏情谊的纽带,农耕与游牧文化的桥梁。”芦山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茶马古道西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起点是雅安,经过康定、理塘等地,最终到达拉萨,并与滇藏茶马古道相汇,总长度约为1300公里。 飞仙关,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驿站,还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史料记载:“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经临邛越镇西山,百步关而青衣县,由飞仙关迳出荥经,通于邛榨。”说明远在西汉时期,飞仙关即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如今的飞仙关已经旧貌换新颜。近年来,芦山县委政府结合飞仙关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文旅资源,先后实施了飞仙关旅游景区提质增效项目、飞仙4A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三桥广场基础工程提升项目等,318国潮茶马互市街区、318自驾大本营飞仙关驿站、老君溪特色业态等景点丰富了飞仙4A级旅游景区的内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茶马古道飞仙关“官道”和“此生必驾318、此生必过飞仙关”等文旅新品牌正为飞仙关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蓄势添力。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