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QI7b44G4O city.huanqiu.comarticle成都市金牛区:创建特色科室,构建全方位健康服务新格局/e3pmh1nv4/e3ptrjd9p成都市金牛区坚持发展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均衡医疗资源布局,到建成十五分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圈;从建立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到分级诊疗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创建特色科室一直是提升健康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取向。 创建特色科室 破解群众看病难 “不要过度用嗓,不吃辛辣食物,注意休息。”金牛名医、主任医师杨学文嘱咐这位嗓音中度损伤的中学老师。二十多年间,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高端医学人才建立嗓音专科,先后治愈四川省内外近40万嗓音患者。 人北中心嗓音特色专科的临床实践,为金牛区创建特色科室提供了借鉴。区卫生健康局也明确区内三级医院突出医学学科、专家团队和设施标准化建设,发挥区域医疗龙头作用;二级医院注重优质服务,突出特色治疗;社区医院突出健康促进,当好健康守门人的三级医疗机构职能定位,推动社区医院以精细化运营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配置,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创建特色科室,提升诊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患者就医体验感。 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牛区推行“一院一策”精细化管理变革方略,给予专项经费补助,支持社区医院创建特色科室和专病专科,让患者不出社区就能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破解治病难、治病贵的难题。 聚合资源 医疗机构的涅槃新生 “哇!”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因脐带缠绕出现轻度窒息的剖宫产新生儿成功获救。 这位何姓准妈妈可谓一波三折。由于产妇因早产合并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提出剖宫产方案,手术实施中又发现产妇盆腔粘连、胎儿横位等新情况而请求紧急技术支援,经过医院多学科合作保障了母婴生命安全。 这种遭遇多种危险因素的病例虽不多见,但彰显了金牛区通过特色科室创建所展现出的综合实力。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川省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已申报近20个省市区级基层特色科室创建项目,掀起聚集整合医疗资源,提升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热潮。 创建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并非一蹴而就,是一次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机构涅槃新生的发展历程。今年四月,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成功创建成都市第四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中心副主任、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廷莲介绍了从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科室设置、人才梯队、技术能力、设备配置、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创建情况后深有感触的说,建设特色科室不仅仅是资源叠加配置,更是一场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卫生健康理念、服务管理水平的自我革命。 服务群众 托起健康服务新天地 为疏解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与成都七中万达学校联合推出《青春期·家长的12堂必修课》。 “以前总责怪孩子不听话,今天才明白,是我们需要先学会听懂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心声。” 线上线下首场青春期公益课就引起学生家长的热烈反响。《青春期·家长的12堂必修课》从环境适应、行为管理、问题突破、关系共建四个维度,破解学生青春期情绪与行为密码、直面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到清晰父母的教育角色,课程以心理学为锚点,赋能家长从焦虑到从容,构建稳固温暖的情感港湾,用理性与温情陪伴孩子穿越青春激流,撑起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一片天。 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简便验廉”的诊疗优势,成为特色医疗手段和居民强身健体的首要选择,曾列入成都市级非遗项目的刘氏骨科特色治疗技艺,就在全区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金牛区特色科室的健康服务能力,正悄然改变居民择医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区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的推动力量。 “去年我贴了三伏贴后,对止咳平喘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今年我带身边的朋友,也来贴三伏贴。”金牛区九里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敷贴的医生说,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的三伏贴,将特制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达到调节身体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的中医中药已成为群众治病、治未病和强身健体的香饽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作坊式的中医诊室,到处处弥漫中国古典中医文化氛围的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服务长廊的诊疗场景;从街头巷尾的小儿饮食,到今天登堂入室的推拿按摩、针灸熏蒸、中药贴敷、中医骨科等特色中医药适宜技术,正在惠及金牛辖区120万市民的健康需求而广为群众所称道。(刘清奎 王凯斯 王琳) 175203853500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5203853500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29c750cf6b087f0e96700295bd069baau1.png{"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成都市金牛区坚持发展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均衡医疗资源布局,到建成十五分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圈;从建立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到分级诊疗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创建特色科室一直是提升健康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取向。 创建特色科室 破解群众看病难 “不要过度用嗓,不吃辛辣食物,注意休息。”金牛名医、主任医师杨学文嘱咐这位嗓音中度损伤的中学老师。二十多年间,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高端医学人才建立嗓音专科,先后治愈四川省内外近40万嗓音患者。 人北中心嗓音特色专科的临床实践,为金牛区创建特色科室提供了借鉴。区卫生健康局也明确区内三级医院突出医学学科、专家团队和设施标准化建设,发挥区域医疗龙头作用;二级医院注重优质服务,突出特色治疗;社区医院突出健康促进,当好健康守门人的三级医疗机构职能定位,推动社区医院以精细化运营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配置,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创建特色科室,提升诊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患者就医体验感。 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牛区推行“一院一策”精细化管理变革方略,给予专项经费补助,支持社区医院创建特色科室和专病专科,让患者不出社区就能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破解治病难、治病贵的难题。 聚合资源 医疗机构的涅槃新生 “哇!”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因脐带缠绕出现轻度窒息的剖宫产新生儿成功获救。 这位何姓准妈妈可谓一波三折。由于产妇因早产合并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提出剖宫产方案,手术实施中又发现产妇盆腔粘连、胎儿横位等新情况而请求紧急技术支援,经过医院多学科合作保障了母婴生命安全。 这种遭遇多种危险因素的病例虽不多见,但彰显了金牛区通过特色科室创建所展现出的综合实力。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川省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已申报近20个省市区级基层特色科室创建项目,掀起聚集整合医疗资源,提升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热潮。 创建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并非一蹴而就,是一次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机构涅槃新生的发展历程。今年四月,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成功创建成都市第四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中心副主任、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廷莲介绍了从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科室设置、人才梯队、技术能力、设备配置、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创建情况后深有感触的说,建设特色科室不仅仅是资源叠加配置,更是一场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卫生健康理念、服务管理水平的自我革命。 服务群众 托起健康服务新天地 为疏解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与成都七中万达学校联合推出《青春期·家长的12堂必修课》。 “以前总责怪孩子不听话,今天才明白,是我们需要先学会听懂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心声。” 线上线下首场青春期公益课就引起学生家长的热烈反响。《青春期·家长的12堂必修课》从环境适应、行为管理、问题突破、关系共建四个维度,破解学生青春期情绪与行为密码、直面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到清晰父母的教育角色,课程以心理学为锚点,赋能家长从焦虑到从容,构建稳固温暖的情感港湾,用理性与温情陪伴孩子穿越青春激流,撑起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一片天。 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简便验廉”的诊疗优势,成为特色医疗手段和居民强身健体的首要选择,曾列入成都市级非遗项目的刘氏骨科特色治疗技艺,就在全区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金牛区特色科室的健康服务能力,正悄然改变居民择医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区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的推动力量。 “去年我贴了三伏贴后,对止咳平喘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今年我带身边的朋友,也来贴三伏贴。”金牛区九里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敷贴的医生说,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的三伏贴,将特制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达到调节身体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的中医中药已成为群众治病、治未病和强身健体的香饽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作坊式的中医诊室,到处处弥漫中国古典中医文化氛围的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服务长廊的诊疗场景;从街头巷尾的小儿饮食,到今天登堂入室的推拿按摩、针灸熏蒸、中药贴敷、中医骨科等特色中医药适宜技术,正在惠及金牛辖区120万市民的健康需求而广为群众所称道。(刘清奎 王凯斯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