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VAnyGoap6 city.huanqiu.comarticle达州市麻柳镇:政企协同奏响发展强音,以实干冲刺千亿目标/e3pmh1nv4/e3pn60pg4在国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东部经济开发区的麻柳镇,正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助企行动,展现出基层政府与企业协同共进的强大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日前,麻柳智造城开设“助企兴柳见行动”专栏,聚焦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全员下沉一线助企实践,全景展现政企协同破难题、优服务、促发展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当地践行“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基层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 政策宣讲入车间,为企业发展锚定方向 7月11日上午,麻柳镇班子成员在党委书记冉涛的带领下直奔新达钢生产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服务协调会在这里举行。不同于传统的会议室座谈,此次会议以“全会宣讲+现场办公”的模式,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直接送到了企业生产一线,转化为助企发展的“施工图”。 会上,结合《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深度融合发展为引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系统解读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冉涛表示,全镇上下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麻柳镇实际细化具体举措,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会上还传达了东部经开区“扎实做好三篇文章”的发展路径,特别指出以新达钢新园区为核心,今年确保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继续打造4A级景区和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麻柳镇将紧扣“工业强基、农旅赋能、文化铸魂”主线,深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内涵,整合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工农文旅融合示范,擦亮“川渝粮仓、秦巴钢城”名片。 在服务协调会上,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及环境保障等具体需求,政企双方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镇干部与企业部门负责人“点对点”对接,现场梳理形成问题台账,明确“周调度、专人办、限期结”的闭环管理流程。会议特别要求,该镇综合执法办要加强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优化周边环境,保障原材料运输与生产秩序,推动项目“高效产出、效益倍增”。 这种将政策宣讲深入车间,把办公现场搬到生产一线的做法,让企业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理解政策导向,明确发展方向,同时也让政府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了快速通道。新达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倍感温暖,也更有信心在当地做大做强,目前企业发展态势如虹,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线调研挖病灶,靶向施策解企忧 7月14日,该镇班子成员深入达州市椒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福昌家庭农场、丽天牧业凤凰寨村千头能繁母猪养殖基地改建项目等涉农企业,展开“解剖麻雀式”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农产品标准化采摘、农机配置优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养殖基地建设协调等一线难题,旨在靶向破解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具体梗阻,在生产车间与田间地头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 针对椒多农业“村民采摘辣椒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收购效率”的问题,党委书记现场协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制定标准化采摘指南并组织农户培训。这一举措直击企业生产环节的痛点,将有效提高辣椒收购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在德福昌家庭农场,围绕育秧基地“收割机短缺”“病虫害防治缺指导”等诉求,党委书记督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安排农机专家驻点指导,同步谋划农机设备采购强化防治能力。通过精准对接,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针对丽天牧业养殖基地改建项目,通过引导村企共建共享、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搭建中小养殖场盘活平台等举措做好全周期保障服务。对暂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形成《企业诉求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这种深入一线、精准调研、靶向施策的工作方式,体现了麻柳镇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切实为农业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动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各涉农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政府的贴心服务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生产经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全员驻企亮承诺,提升效能促发展 据悉,麻柳镇已启动“班子成员包联、机关干部驻点”的助企服务机制,即日起全体班子成员将分片挂钩辖区重点企业,通过“定期上门问需+动态台账管理”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这一机制的建立,标志着麻柳镇助企服务进入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下一步,麻柳镇将聚焦工业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升级、文旅资源整合三大领域,持续深化“周对接、月总结、季评估”工作法,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进一步树牢“工业主战场、产业主阵地、企业主心骨、事业主人翁”强烈意识,在全镇上下形成“爱工业、懂产业、助企业、兴事业”浓厚氛围,坚定不移“冲千亿”、同心协力“创国开”。 (杨涛) 175254681219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5254681219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d3b739f277ac4ec52974954f8babf96u1.png{"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在国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东部经济开发区的麻柳镇,正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助企行动,展现出基层政府与企业协同共进的强大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日前,麻柳智造城开设“助企兴柳见行动”专栏,聚焦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全员下沉一线助企实践,全景展现政企协同破难题、优服务、促发展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当地践行“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基层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活样本。 政策宣讲入车间,为企业发展锚定方向 7月11日上午,麻柳镇班子成员在党委书记冉涛的带领下直奔新达钢生产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服务协调会在这里举行。不同于传统的会议室座谈,此次会议以“全会宣讲+现场办公”的模式,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直接送到了企业生产一线,转化为助企发展的“施工图”。 会上,结合《中共达州市委关于以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深度融合发展为引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系统解读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冉涛表示,全镇上下要准确把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麻柳镇实际细化具体举措,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会上还传达了东部经开区“扎实做好三篇文章”的发展路径,特别指出以新达钢新园区为核心,今年确保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继续打造4A级景区和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麻柳镇将紧扣“工业强基、农旅赋能、文化铸魂”主线,深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内涵,整合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工农文旅融合示范,擦亮“川渝粮仓、秦巴钢城”名片。 在服务协调会上,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及环境保障等具体需求,政企双方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镇干部与企业部门负责人“点对点”对接,现场梳理形成问题台账,明确“周调度、专人办、限期结”的闭环管理流程。会议特别要求,该镇综合执法办要加强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优化周边环境,保障原材料运输与生产秩序,推动项目“高效产出、效益倍增”。 这种将政策宣讲深入车间,把办公现场搬到生产一线的做法,让企业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理解政策导向,明确发展方向,同时也让政府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了快速通道。新达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倍感温暖,也更有信心在当地做大做强,目前企业发展态势如虹,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线调研挖病灶,靶向施策解企忧 7月14日,该镇班子成员深入达州市椒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福昌家庭农场、丽天牧业凤凰寨村千头能繁母猪养殖基地改建项目等涉农企业,展开“解剖麻雀式”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农产品标准化采摘、农机配置优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养殖基地建设协调等一线难题,旨在靶向破解制约农业企业发展的具体梗阻,在生产车间与田间地头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 针对椒多农业“村民采摘辣椒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收购效率”的问题,党委书记现场协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制定标准化采摘指南并组织农户培训。这一举措直击企业生产环节的痛点,将有效提高辣椒收购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在德福昌家庭农场,围绕育秧基地“收割机短缺”“病虫害防治缺指导”等诉求,党委书记督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安排农机专家驻点指导,同步谋划农机设备采购强化防治能力。通过精准对接,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针对丽天牧业养殖基地改建项目,通过引导村企共建共享、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搭建中小养殖场盘活平台等举措做好全周期保障服务。对暂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形成《企业诉求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这种深入一线、精准调研、靶向施策的工作方式,体现了麻柳镇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切实为农业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动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各涉农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政府的贴心服务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生产经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全员驻企亮承诺,提升效能促发展 据悉,麻柳镇已启动“班子成员包联、机关干部驻点”的助企服务机制,即日起全体班子成员将分片挂钩辖区重点企业,通过“定期上门问需+动态台账管理”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这一机制的建立,标志着麻柳镇助企服务进入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下一步,麻柳镇将聚焦工业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升级、文旅资源整合三大领域,持续深化“周对接、月总结、季评估”工作法,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进一步树牢“工业主战场、产业主阵地、企业主心骨、事业主人翁”强烈意识,在全镇上下形成“爱工业、懂产业、助企业、兴事业”浓厚氛围,坚定不移“冲千亿”、同心协力“创国开”。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