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TwKMMXQtR city.huanqiu.comarticle阳光下守护生态环境 重庆公安生态警务建设初见成效/e3pmh1nv4/e3ptq2dap在巴渝大地,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警务实践,正在重庆的山水之间扎实推进。重庆公安积极作为,通过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生态警务建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在阳光下守护重庆生态环境安全,助力重庆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协同共治,筑牢山林生态“保护墙”今年3月,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接群众举报,有人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金佛山一带砍树木。民警一边展开侦查,一边通知山林警长、护林员赶赴现场勘查,通过走访、摸排,很快便锁定嫌疑人张某忠等人。近年来,南川区公安局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新模式,明确生态警长、生态义警队等队伍建设,以及生态警务站、室、点一体化阵地建设,形成了多点布防、串珠成网的护林网。在铜梁区虎峰镇双龙村大片树木被人砍伐。铜梁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迅速组织警力,联合铜梁区林业局实地开展调查。经查,张某租赁了双龙村210亩林地和耕地用于种树,树木长大后,张某决定将其砍伐,以种植新树苗。在未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张某等人擅自砍伐林地上的树木,并销售到永川、璧山等地木材加工厂牟利。经法院审理,张某等人构成滥伐林木罪,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多维发力,织密水域生态“安全网”荣昌区公安局将辖区涉河库的派出所所长任命为河库警长,并不断优化河库警长制,创建“生态派出所+生态哨兵科教+多部门生态巡逻队”三位一体的新型警务模式。联合多部门组建巡河队,形成了“步巡+车巡+冲锋舟巡+无人机巡”的全域监测网络。同时,创建川渝联合生态警务室,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联建生态保护联盟,协调打击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盗采盗伐违法犯罪。2024年至今,侦办跨界川渝环资类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 不久前,大渡口区公安分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非法捕捞联合执法行动,通过“执法+宣传”双轨模式,切实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行动中,执法人员深入商铺核查进货台账,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收购、销售长江野生鱼类行为。同时,检查组通过张贴禁渔通告、现场讲解禁渔期、禁渔区等政策要点、结合典型案例阐明非法捕捞法律责任及生态危害等方式,向商户及围观群众普及禁渔政策。日前,万州区公安局龙沙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辖区红鹤村石桥河段有多人正在进行非法捕捞活动。接报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先期侦查与部署。鉴于涉案人员较多,为确保抓捕行动顺利,派出所迅速协调周边派出所警力联合开展收网行动。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渔网2张以及非法捕捞的渔获物200余尾。该案的成功侦办有力打击了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彰显了重庆公安机关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坚定决心。数字赋能,构建立体“防护网”在防控生态违法犯罪方面,生态民警早已脱离了“破案全靠双腿去走,线索全靠双眼去看”的传统模式,无人机在天上巡航,生态摄像头24小时运转,空地一体布控依托大数据分析,有效形成精准防范和打击。梁平区公安局双桂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警务站整合了公安、林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信息化力量,依托数字化平台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江津区公安局在重点国有林区建成6个生态警务室,创建“智能监控预警+情指行指挥体系+基层巡防力量”生态警务,打造空中、地面、网络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实现24小时监控,有效守护生态安全。整合力量,凝聚全民“向心力”近两年来,缙云山生态警务工作中,北碚区公安分局澄江派出所为整合基层力量,共组织缙云山周边村民召开院坝会30余场次,收集村民关注问题,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吸纳辖区群众成为“生态志愿者”,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收集村民意见建议80余条,有效维护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稳定。开州区公安局创建全国公安系统首个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室,创新开展“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一体化保护协作机制,配备生态警长、民警与辅警,并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及社会环保公益性组织人员协作,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工作。一江碧水向东流,两岸青山入画来。重庆公安将继续以职能职责清晰、功能定位差异的各类生态警务站(室)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赋能,统筹各方力量,持续深化生态警务工作,为巴渝大地的绿水青山筑牢安全防线,让重庆的山水颜值更高、生态气质更佳。175887337410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5887337410711[]{"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在巴渝大地,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警务实践,正在重庆的山水之间扎实推进。重庆公安积极作为,通过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生态警务建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在阳光下守护重庆生态环境安全,助力重庆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协同共治,筑牢山林生态“保护墙”今年3月,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接群众举报,有人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金佛山一带砍树木。民警一边展开侦查,一边通知山林警长、护林员赶赴现场勘查,通过走访、摸排,很快便锁定嫌疑人张某忠等人。近年来,南川区公安局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新模式,明确生态警长、生态义警队等队伍建设,以及生态警务站、室、点一体化阵地建设,形成了多点布防、串珠成网的护林网。在铜梁区虎峰镇双龙村大片树木被人砍伐。铜梁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迅速组织警力,联合铜梁区林业局实地开展调查。经查,张某租赁了双龙村210亩林地和耕地用于种树,树木长大后,张某决定将其砍伐,以种植新树苗。在未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张某等人擅自砍伐林地上的树木,并销售到永川、璧山等地木材加工厂牟利。经法院审理,张某等人构成滥伐林木罪,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多维发力,织密水域生态“安全网”荣昌区公安局将辖区涉河库的派出所所长任命为河库警长,并不断优化河库警长制,创建“生态派出所+生态哨兵科教+多部门生态巡逻队”三位一体的新型警务模式。联合多部门组建巡河队,形成了“步巡+车巡+冲锋舟巡+无人机巡”的全域监测网络。同时,创建川渝联合生态警务室,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联建生态保护联盟,协调打击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盗采盗伐违法犯罪。2024年至今,侦办跨界川渝环资类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 不久前,大渡口区公安分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非法捕捞联合执法行动,通过“执法+宣传”双轨模式,切实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行动中,执法人员深入商铺核查进货台账,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收购、销售长江野生鱼类行为。同时,检查组通过张贴禁渔通告、现场讲解禁渔期、禁渔区等政策要点、结合典型案例阐明非法捕捞法律责任及生态危害等方式,向商户及围观群众普及禁渔政策。日前,万州区公安局龙沙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辖区红鹤村石桥河段有多人正在进行非法捕捞活动。接报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先期侦查与部署。鉴于涉案人员较多,为确保抓捕行动顺利,派出所迅速协调周边派出所警力联合开展收网行动。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渔网2张以及非法捕捞的渔获物200余尾。该案的成功侦办有力打击了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彰显了重庆公安机关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坚定决心。数字赋能,构建立体“防护网”在防控生态违法犯罪方面,生态民警早已脱离了“破案全靠双腿去走,线索全靠双眼去看”的传统模式,无人机在天上巡航,生态摄像头24小时运转,空地一体布控依托大数据分析,有效形成精准防范和打击。梁平区公安局双桂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警务站整合了公安、林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信息化力量,依托数字化平台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江津区公安局在重点国有林区建成6个生态警务室,创建“智能监控预警+情指行指挥体系+基层巡防力量”生态警务,打造空中、地面、网络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实现24小时监控,有效守护生态安全。整合力量,凝聚全民“向心力”近两年来,缙云山生态警务工作中,北碚区公安分局澄江派出所为整合基层力量,共组织缙云山周边村民召开院坝会30余场次,收集村民关注问题,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吸纳辖区群众成为“生态志愿者”,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收集村民意见建议80余条,有效维护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稳定。开州区公安局创建全国公安系统首个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室,创新开展“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一体化保护协作机制,配备生态警长、民警与辅警,并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及社会环保公益性组织人员协作,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工作。一江碧水向东流,两岸青山入画来。重庆公安将继续以职能职责清晰、功能定位差异的各类生态警务站(室)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赋能,统筹各方力量,持续深化生态警务工作,为巴渝大地的绿水青山筑牢安全防线,让重庆的山水颜值更高、生态气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