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uJqWWiaE5 city.huanqiu.comarticle四川茶马古道响起“数字铃铛”:九龙高山茶“蹚”出三产融合新路/e3pmh1nv4/e7td1t7it深秋的雅砻江大峡谷云雾缭绕,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魁多镇的千亩梯田茶园层层叠叠,沿陡峭山势直入云间。晨光中,百年古茶树在风中轻摇枝叶,仿佛仍在诉说茶马古道的悠悠往事。而今,这片曾以“边销茶”闻名的土地,正凭借“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蹚出一条生态“富民路”。“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站在茶文化浮雕墙前,指向对面山巅的“三叶托举”雕塑——那既是汉、藏、彝三个民族共护茶产业的象征,也是小镇转型的决心。她介绍,过去茶产业“靠天吃饭”,效益微弱。近年来,当地抓住“高海拔、古树茶、零农残”三大特色,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景区产业化”三化互动,打造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现代茶业体系。在海拔2200余米的九龙生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为古老茶园注入新活力。茶园土壤气象监测、病虫害智能防控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云端管茶”;非遗工坊里,州级非遗“绒巴茶”传承人泽翁拉姆正带着徒弟以古法制茶,茶花入茶增香、茶杆降氟的民间智慧与现代工艺交融创新。“我家14亩茶园,年收入约6万元,妻子在村集体公司上班,每年还能挣4万多元工资。”里伍村村民向龙刚笑着算起“茶账”。2022年,全镇5个村共同成立九龙云上天乡农业发展公司,1637户村民全员持股,首次茶叶分红达27.6万元。2024年,全镇茶企年销售额突破2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0万元。如今,茶园已升级为四川省三星级农业园区,魁多镇更凭借“云上天乡”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可住民宿品茶、登山采茶、体验制茶,一条“茶旅+研学”的精品路线正在形成。单轨小火车载着茶筐穿行山间,金属轨道声与昔日马帮铃铛声交织,仿佛时空对话。从茶马古道的驼铃回响到数字化茶园的机械低鸣,从一味“边销茶”到多品类“金叶子”,魁多镇以一片茶叶,泡出了一杯融汇历史、生态与民生的“共富茶”。(文/图 王建明)17616197971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6161979719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3cd7688c163108bffe2ac3873373943u1.png{"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深秋的雅砻江大峡谷云雾缭绕,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魁多镇的千亩梯田茶园层层叠叠,沿陡峭山势直入云间。晨光中,百年古茶树在风中轻摇枝叶,仿佛仍在诉说茶马古道的悠悠往事。而今,这片曾以“边销茶”闻名的土地,正凭借“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蹚出一条生态“富民路”。“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站在茶文化浮雕墙前,指向对面山巅的“三叶托举”雕塑——那既是汉、藏、彝三个民族共护茶产业的象征,也是小镇转型的决心。她介绍,过去茶产业“靠天吃饭”,效益微弱。近年来,当地抓住“高海拔、古树茶、零农残”三大特色,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景区产业化”三化互动,打造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现代茶业体系。在海拔2200余米的九龙生态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为古老茶园注入新活力。茶园土壤气象监测、病虫害智能防控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云端管茶”;非遗工坊里,州级非遗“绒巴茶”传承人泽翁拉姆正带着徒弟以古法制茶,茶花入茶增香、茶杆降氟的民间智慧与现代工艺交融创新。“我家14亩茶园,年收入约6万元,妻子在村集体公司上班,每年还能挣4万多元工资。”里伍村村民向龙刚笑着算起“茶账”。2022年,全镇5个村共同成立九龙云上天乡农业发展公司,1637户村民全员持股,首次茶叶分红达27.6万元。2024年,全镇茶企年销售额突破2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0万元。如今,茶园已升级为四川省三星级农业园区,魁多镇更凭借“云上天乡”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可住民宿品茶、登山采茶、体验制茶,一条“茶旅+研学”的精品路线正在形成。单轨小火车载着茶筐穿行山间,金属轨道声与昔日马帮铃铛声交织,仿佛时空对话。从茶马古道的驼铃回响到数字化茶园的机械低鸣,从一味“边销茶”到多品类“金叶子”,魁多镇以一片茶叶,泡出了一杯融汇历史、生态与民生的“共富茶”。(文/图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