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AwAV0QsMC city.huanqiu.comarticle四川开江:朵朵“致富伞”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e3pmh1nv4/e7td1t7it初冬的川东,寒意渐浓。但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灵岩镇灵岩寺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却是暖意融融、生机盎然。一排排菌棒整齐列阵,朵朵菌菇如撑开的小伞,悄然探出头来,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这里忙碌的采摘身影,正“采撷”着冬日里的财富与希望。 小菌菇成大产业:“线上+线下”畅销路 11万斤产出供不应求 “去年,我们村菌菇总产量达到了11万斤,其中香菇约5万斤,品质非常好,常常是供不应求。”灵岩寺村党支部书记张祥彬指着基地里繁忙的景象,自豪地介绍。 近年来,灵岩寺村依托优良的自然禀赋,通过引入科学种植技术,精准发力菌菇产业。主要种植的香菇、平菇以及试种的珍稀品种羊肚菌,不仅肉质鲜嫩、口感爽滑,更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冬日餐桌上不可多得的健康美味。 产品好,还要卖得好。灵岩寺村积极探索多元化销售渠道,走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本地特色品牌“田城田品”进行推广和零售;另一方面,大胆触网,开展线上经营,让产自深山的优质菌菇,跨越地域限制,摆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绿循环增效益:“废菌包”变“营养包”,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灵岩寺村格外珍视脚下的绿水青山。基地积极践行绿色循环农业理念,大力推行“菌包回收再利用”机制。 “出菇后的菌包,在我们这里不是废弃物,而是宝贝。”基地技术人员介绍。村里对废弃菌包进行统一回收、科学处理,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反哺农田。这一举措,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尽”和高效利用,擦亮了产业发展的生态底色。 新试点拓前景:“黄金季”里种“黄金” 产业升级正当时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菌菇采摘的黄金季节,但灵岩寺村的目光放得更远。为了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提升附加值,今年,村里利用稻谷收割完成后的冬闲田,试验种植了5亩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更高的羊肚菌。 “羊肚菌试种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一次重要尝试。如果成功,不仅能延长生产周期,更能极大提升亩产效益,让村民的腰包更鼓。”张祥彬对未来的规划清晰而明确。 强扶持促增收:“家门口”就业 农民增收有保障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了解,灵岩寺村获得了5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菌种引进与技术培训,为产业注入了启动动能。更重要的是,基地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菌菇的种植、日常管护与采摘工作,成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如今,灵岩寺村正以小小的菌菇为纽带,串联起生态种植、技术赋能、市场开拓与农民增收,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朵朵绽放的菌菇,正如一把把撑开的“致富伞”,不仅为冬日餐桌增添了健康美味,更“种”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与无限希望。(尹国胜 唐军 文/图 开江县委宣传部) 176334995196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6334995196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73cf9eb997c0ad586b05c6943f7f240bu1.png{"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初冬的川东,寒意渐浓。但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灵岩镇灵岩寺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却是暖意融融、生机盎然。一排排菌棒整齐列阵,朵朵菌菇如撑开的小伞,悄然探出头来,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这里忙碌的采摘身影,正“采撷”着冬日里的财富与希望。 小菌菇成大产业:“线上+线下”畅销路 11万斤产出供不应求 “去年,我们村菌菇总产量达到了11万斤,其中香菇约5万斤,品质非常好,常常是供不应求。”灵岩寺村党支部书记张祥彬指着基地里繁忙的景象,自豪地介绍。 近年来,灵岩寺村依托优良的自然禀赋,通过引入科学种植技术,精准发力菌菇产业。主要种植的香菇、平菇以及试种的珍稀品种羊肚菌,不仅肉质鲜嫩、口感爽滑,更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冬日餐桌上不可多得的健康美味。 产品好,还要卖得好。灵岩寺村积极探索多元化销售渠道,走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本地特色品牌“田城田品”进行推广和零售;另一方面,大胆触网,开展线上经营,让产自深山的优质菌菇,跨越地域限制,摆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绿循环增效益:“废菌包”变“营养包”,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灵岩寺村格外珍视脚下的绿水青山。基地积极践行绿色循环农业理念,大力推行“菌包回收再利用”机制。 “出菇后的菌包,在我们这里不是废弃物,而是宝贝。”基地技术人员介绍。村里对废弃菌包进行统一回收、科学处理,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反哺农田。这一举措,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尽”和高效利用,擦亮了产业发展的生态底色。 新试点拓前景:“黄金季”里种“黄金” 产业升级正当时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菌菇采摘的黄金季节,但灵岩寺村的目光放得更远。为了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提升附加值,今年,村里利用稻谷收割完成后的冬闲田,试验种植了5亩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更高的羊肚菌。 “羊肚菌试种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一次重要尝试。如果成功,不仅能延长生产周期,更能极大提升亩产效益,让村民的腰包更鼓。”张祥彬对未来的规划清晰而明确。 强扶持促增收:“家门口”就业 农民增收有保障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了解,灵岩寺村获得了5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菌种引进与技术培训,为产业注入了启动动能。更重要的是,基地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菌菇的种植、日常管护与采摘工作,成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如今,灵岩寺村正以小小的菌菇为纽带,串联起生态种植、技术赋能、市场开拓与农民增收,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朵朵绽放的菌菇,正如一把把撑开的“致富伞”,不仅为冬日餐桌增添了健康美味,更“种”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与无限希望。(尹国胜 唐军 文/图 开江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