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DX7SoCSBl city.huanqiu.comarticle垫江“乡村著名行动”激活老地名,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e3pmh1nv4/e3pn60pg411月20日,“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采风团走进垫江县沙坪镇、高峰镇,实地探访当地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将老地名与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在沙坪镇白杨村,“明月汖”地名商标成功整合了东印红茶、舒糖米、菜籽油等农特产品,推动“地名+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收入320万元,带动收益45万元。村民表示,有了统一品牌后,产品销路拓宽,外地客户主动上门采购。高峰镇寇家坝则以地名文化为纽带,打造农耕体验基地、观景步道等设施,将薅秧实景表演融入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感受民俗文化。同时,该镇通过“一村一品”发展晚熟柑橘、雷竹等产业,借助“地名+电商”模式拓宽销路,仅雷竹一项就带动群众年增收72万元。在文旅融合方面,沙坪镇母安社区通过挖掘“孝母故事”,建设孝善文化园和乡情馆,成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2025年“家国天下・德润母安”祈福季期间,园区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文创销售8.6万元,农家乐营收同比增长210%。沿明月天香路,石足迹传说、东印茶山、闲云茗居、峰门铺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集康养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成为重庆主城周边的“天然氧吧”。高峰镇还持续挖掘市级非遗“高峰薅秧歌”文化内涵,新增4名非遗传承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推动“地名+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目前,垫江县“乡村著名行动”已实现全域覆盖,完成545条乡村地名规范命名,建成28个地名乡情馆、村情馆,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1727条乡村地名数字化采集,实现“有地有名、有名有标、导航无盲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地名文化,发布相关信息30余条,短视频推介500余次,让地名故事深入人心。垫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地名+”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激活老地名的当代价值,为构建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现代化新垫江注入新动能。176362022684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寒玥环球网176362022684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b7bfaa54820f01f77dee4b7b74e1bf52u5.jpg{"email":"zhanghanyue@huanqiu.com","name":"张寒玥"}
11月20日,“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采风团走进垫江县沙坪镇、高峰镇,实地探访当地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将老地名与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在沙坪镇白杨村,“明月汖”地名商标成功整合了东印红茶、舒糖米、菜籽油等农特产品,推动“地名+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收入320万元,带动收益45万元。村民表示,有了统一品牌后,产品销路拓宽,外地客户主动上门采购。高峰镇寇家坝则以地名文化为纽带,打造农耕体验基地、观景步道等设施,将薅秧实景表演融入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感受民俗文化。同时,该镇通过“一村一品”发展晚熟柑橘、雷竹等产业,借助“地名+电商”模式拓宽销路,仅雷竹一项就带动群众年增收72万元。在文旅融合方面,沙坪镇母安社区通过挖掘“孝母故事”,建设孝善文化园和乡情馆,成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2025年“家国天下・德润母安”祈福季期间,园区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文创销售8.6万元,农家乐营收同比增长210%。沿明月天香路,石足迹传说、东印茶山、闲云茗居、峰门铺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集康养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成为重庆主城周边的“天然氧吧”。高峰镇还持续挖掘市级非遗“高峰薅秧歌”文化内涵,新增4名非遗传承人,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推动“地名+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目前,垫江县“乡村著名行动”已实现全域覆盖,完成545条乡村地名规范命名,建成28个地名乡情馆、村情馆,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1727条乡村地名数字化采集,实现“有地有名、有名有标、导航无盲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地名文化,发布相关信息30余条,短视频推介500余次,让地名故事深入人心。垫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地名+”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激活老地名的当代价值,为构建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现代化新垫江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