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6myt city.huanqiu.comarticle“一城一特”:探索广东各地春节特色活动/e3pmh1nv4/e3pmh1ojl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至今已经有五千年历史。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但至今都保留着较为传统的过年民俗,要说文化底蕴,一点都不会输给北方省市。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探索广东21座城市最具特色的新春庆祝活动都有哪些。广州:广府庙会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广府庙会开幕式设在元宵节当天,为期七天,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广府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广府庙会是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既增强广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年节气氛,同时也让广大游客通过庙会就能了解广府文化,了解广东。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春节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那就是火龙钢花表演了。火龙钢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重庆铜梁,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舞龙的小伙子赤膊上阵,用掺杂着1500摄氏度铁水和特制的液体,拍打着高空撒出的“钢花”,瞬间铁水绽放成为耀眼“星光”。火龙钢花表演在深圳锦绣中华景区进行,从年初一到年初七,每晚都会上演,火龙钢花表演虽然传入深圳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成为深圳最具特色,广东仅有的春节活动了。前山凤鸡舞也叫耍凤鸡,其前身为凤舞、雄鸡舞。耍凤鸡是珠海前山的春节传统节目,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凤鸡舞道具用篾做成,外形似鸡,舞动时,不用锣鼓指挥,而是有节奏的哨声指挥。凤鸡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金鸡探望、金鸡戏水、金鸡梳妆、金鸡寻宝、金鸡瑞步、金鸡起舞,整个环节表演完,不断重复以上程序,最后是“尾声退场”。在佛山,无醒狮不春节。春节期间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狮表演,部分镇街还会组织举办大规模的“狮王争霸赛”。醒狮现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过醒狮可以成为佛山春节特色活动,那就是因为醒狮在佛山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其醒狮文化氛围及技术也是全国仅有的。佛山醒狮属于南狮技艺,融佛山功夫于一体,所以说看佛山舞狮,也可以看到佛山功夫身影了,喜欢功夫和醒狮的你就不要错过了。慈善万人行创办于1988年,是借鉴香港“百万行”的民间慈善活动,在中山开展“万人行”的敬老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敬爱老人们,命名“中山敬老万人行”。1989年起易名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举行,2000年起改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现在慈善万人行已经成为中山新春最具特色及最有意义的春节传统活动,同时也成为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成为中山人民津津乐道的城市名片。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唯一的省级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久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至今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麒麟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惠州小金口是广东省第一个“麒麟舞之乡”,小金口麒麟舞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麒麟舞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客家人带着中原文明南迁,以象征太平盛世的麒麟为图腾。从麒麟美丽的古老传说到麒麟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麒麟艺术已成为客家人文化活动之“根”。年例活动在茂名市、湛江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等粤西地区中盛行,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在茂名市。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日期,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年例的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游神、游灯、点灯、做醮、炮会(抢花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传统也随之有所改变,许多地方逐渐习惯于把“做年例”、“睇年例”变作“吃年例”。但作为茂名市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年例比较年出名且在正月期间举行的有电白区庄垌村年例(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信宜六双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旺埇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莞塘村例(正月十八举行)、高州分界圩年例(正月十九举行)高州忠平社年例(正月廿一举行)及茂南区飞马村年例(正月二十八举行)。“舞鹰雄”这舞蹈由两个造型像鹰和一个造型像熊的两种动物同场嬉戏起舞,是广东湛江市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广东湛江市下辖的赤坎区、廉江市良侗、河堤、安铺等镇、遂溪县、雷州市客路墟、企水镇、唐家镇等地,已有几百年历史。舞鹰雄结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颇具特色。其中廉江市良垌镇竹园村的“舞鹰雄”,以其内容丰富,技巧高难度惊险著称。记者向原市群艺馆馆长、市非遗中心主任朱卫国了解到:“雄”是传说中的动物,不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因此不能用自然中的动物的名字进行命名。传说中鹰、雄还能驱邪镇妖,给人们带来如意吉祥,因而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节日,村村户户都渴望着能有鹰、雄的出现。“雄”像中国传说中的龙、凤凰、麒麟等一样,都是寄托着人民群众美好的愿望,也是特有的民间文化。另外,“雄”这个字还体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具有很深沉的含义。江门荷塘纱龙为“广东第一龙”,起源于蓬江区荷塘镇篁湾村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史料记载始于南北宋期间,荷塘纱龙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荷塘纱龙的舞龙套路分平面和立体两式:平面式为行进路线的姿势;立体式为技巧性龙舞造型,分别有跳龙、梅花桩、团龙等20多种套路,花式纷呈,高难度动作频出,整套龙舞约需一个多小时,按表演期间的要求,26人分时接力交替,做到不歇舞、不乱阵,被称之为“绝技”。“炸狮”,也称“炮仗攻狮子”、“炸火狮”、“舞火狮”及“烧火狮”等,此项传统活动在肇庆市德庆县、怀集县及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均有传承,以德庆县元宵节期间的“炸狮”最为精彩。在德庆县,元宵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而“炸狮”则是元宵节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热闹民俗的活动。当日,该县炮仗声昼夜不断,引爆全城,场面十分壮观,“炸狮”的刺激与疯狂令人叹为观止。赛大猪是一种传统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像平时时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而最壮观的就在汕头市了。赛大猪在潮汕地区没有统一的日子,都是各村有自己特定的日子,在正月举行且较为出名的有冠山赛大猪及月浦着丁头赛大猪。月浦着丁头赛大猪,是固定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八举行,举办地点在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月浦乡。冠山赛大猪则在正月十七晚上开始,到正月十八日中午结赛。正月十九日再举行恭请本境众神巡游,当然也有精彩的文艺游行,游行队伍有本村年轻人组成的标旗队,小孩子花篮队、灯笼队,英歌队,潮州大锣鼓队,铜管乐队,醒狮队等精彩表演。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但在广东揭阳汉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节,且源远流长。自清光绪年间阳美先民就建庙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土介子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六,阳美社区都举办“火把节”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旨在祟仰前贤高风亮节,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扬恪守信义、忠孝仁爱美德。春节期间,不出省,在广东省内就能够过一个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民俗大年。每年春节,连山金子山都会举办“壮瑶大年节”,闹年锣、赛铜锣、抢花炮、开金库取金元宝、唱年晚歌等活动让游客沉醉在壮家民俗风情里。当然,过大年离不开吃,连山金子山景区还推出了盘王腊味宴。金子山也是壮瑶族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山,这里有浓郁的壮瑶民族风情。有小长鼓舞、舞火龙、舞春牛、炸火狮等民间艺术表演,民族风情浓郁,古风依存。连山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常住人囗9.34万人,其中壮族5.51万人,瑶族1.7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8.5%,是全国唯一一个壮瑶自治县,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民俗,有兴趣体验壮瑶风情,到连山是个不错的选择。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广东阳江市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阳江迎新春风筝表演活动通常在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只要是不下雨都会有来自各地风筝爱好者参与其中。放风筝算是阳江迎新春的一个特色活动,放风筝既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项度假休闲的好活动。“香火龙”发源于广东佛山制陶古镇石湾镇,是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就地取材,扎成龙身,插上香火制作而成。“香火龙”最初作为瓷窑的点火仪式,逐渐演变成为群众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动。发源地的佛山石湾镇“香火龙”文化已经失传,现在广东省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边远山区村庄还有传承“香火龙”活动,而以韶关市南雄的最为精彩。每逢元宵佳节,当地群众都要进行“香火龙”活动,当地人称“闹春”。“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有“地久天长”之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其独特之处是整个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而且龙身插满燃香,需夜间表演。表演时,由一位站在中央的老者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出场,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踩着“龙、虾”步法,时而“双龙戏珠”、“跳跃龙门”;时而又“双龙出海”、“游云四海”。浑身金光闪闪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上下翻腾、左右旋转,场面颇为壮观热烈。高潮时两条火龙在空中快速地飞舞盘旋,点点燃香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埔寨烧火龙已有三百年历史,火龙制作是由竹篾、稻杆扎成龙的形状,以硫磺、白硝、木炭末配成的火药,制成火箭、火花等燃放,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如今的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表演奇特,惊险壮观。像丰顺埔寨这样的“烧龙”,由村民自发筹款,志愿制作,舞龙时赤裸上身,舞着的龙身烟花绽放、火箭飞射,不惧烫出泡来的民俗,对比全国的“烧龙”,堪称“奇特”。“游神赛会”其实就是“游神”与“赛会”组合,“游神”潮汕俗称“营老爷”(即抬着神像巡游夸胜),它遍及县城、埠镇至每个乡村,只是规模大小、时日长短、形式不同而已,这种全城“游神”景象在其他地方是无法看到。而“赛会”即是比赛,是与其他地方,特别是相邻的村镇比“游神”规模,包括巡游队伍、戏曲表演、祭拜品等,从而形成潮州独特的“游神赛会”。潮州人一直都被喻为东方犹太人,潮州人从小就有很强烈的宗族观念,是非常团结,也有竞争精神,而这些特点都与他们的传统活动“游神赛会”息息相关。潮州“游神赛会”多数在正月期间举行,也是游客了解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游神赛会”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潮州特色文化,如潮州音乐、潮剧、英歌、潮州铁技木偶戏、潮绣、潮州木雕、鲤鱼舞、布马舞以及百屏灯等。在潮州市内最为隆重的“游神赛会”要数青龙庙会,对潮州文化有兴趣的就不要错过了。每年大年初三,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都会举办“捕鱼节”。据当地村民介绍,中联村大年初三举办的这项活动是由他们的祖辈相传下来的,具体年代不详,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捕鱼节”的兴起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与这民俗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管天有多冷,村民们全然不顾,热情地投身到水塘中进行捕鱼比赛。一时间,被惊动的鱼群纷纷跃出水面,捕鱼者挥动手中鱼网,来回穿梭,很快就有收获。从鱼塘中捕到的鱼,不管大小均归各家所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捕获塘鱼数量最多、重量最大的前三名村民,还可获得村委会的物质奖励。如今,这里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捕鱼节”活动,都会吸引一批来自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漳溪“捕鱼节”己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客家传统节庆,这个古老的节庆,适逢盛世重获青春,今后必将大放异彩,成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又一奇葩。相传在明洪武年间碣石卫城舞"五色狮灯舞"就已有之,并逐渐成为陆丰碣石镇最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威武雄壮的“五色狮灯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狮特点,又独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当地民俗的传统舞蹈。舞五色狮,不仅能清晰地反映陆丰碣石民俗文化演变的轨迹,更能动态地揭示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体现传统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规律。五色狮是碣石人民向往太平盛世,希望吉祥平安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长卷挥毫”一般都是一些活动附加节目,或个人表演创作时可以看到,但在云浮市就成了每年春节传统活动。据了解,“长卷祈福”活动原是云浮市罗定群众书画交流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志在宣传与弘扬中国书法,而群众除了可以欣赏书法家们现场挥毫外,也可以在长卷上写上自己的心愿与祝福。相比起许愿树与烧香祈福,罗定“长卷祈福”则更为环保,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对书法有兴趣或喜欢文雅类活动的游客,年初一可以到罗定参与“长卷祈福”,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1516073160000责编:陈全东北新闻网151607316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116/20180116112624226.jpg{"email":"chenquan@huanqiu.com","name":"陈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至今已经有五千年历史。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但至今都保留着较为传统的过年民俗,要说文化底蕴,一点都不会输给北方省市。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探索广东21座城市最具特色的新春庆祝活动都有哪些。广州:广府庙会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广府庙会开幕式设在元宵节当天,为期七天,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广府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广府庙会是广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既增强广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年节气氛,同时也让广大游客通过庙会就能了解广府文化,了解广东。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春节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那就是火龙钢花表演了。火龙钢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重庆铜梁,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舞龙的小伙子赤膊上阵,用掺杂着1500摄氏度铁水和特制的液体,拍打着高空撒出的“钢花”,瞬间铁水绽放成为耀眼“星光”。火龙钢花表演在深圳锦绣中华景区进行,从年初一到年初七,每晚都会上演,火龙钢花表演虽然传入深圳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成为深圳最具特色,广东仅有的春节活动了。前山凤鸡舞也叫耍凤鸡,其前身为凤舞、雄鸡舞。耍凤鸡是珠海前山的春节传统节目,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凤鸡舞道具用篾做成,外形似鸡,舞动时,不用锣鼓指挥,而是有节奏的哨声指挥。凤鸡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金鸡探望、金鸡戏水、金鸡梳妆、金鸡寻宝、金鸡瑞步、金鸡起舞,整个环节表演完,不断重复以上程序,最后是“尾声退场”。在佛山,无醒狮不春节。春节期间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狮表演,部分镇街还会组织举办大规模的“狮王争霸赛”。醒狮现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过醒狮可以成为佛山春节特色活动,那就是因为醒狮在佛山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其醒狮文化氛围及技术也是全国仅有的。佛山醒狮属于南狮技艺,融佛山功夫于一体,所以说看佛山舞狮,也可以看到佛山功夫身影了,喜欢功夫和醒狮的你就不要错过了。慈善万人行创办于1988年,是借鉴香港“百万行”的民间慈善活动,在中山开展“万人行”的敬老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敬爱老人们,命名“中山敬老万人行”。1989年起易名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举行,2000年起改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现在慈善万人行已经成为中山新春最具特色及最有意义的春节传统活动,同时也成为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成为中山人民津津乐道的城市名片。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唯一的省级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久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至今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麒麟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惠州小金口是广东省第一个“麒麟舞之乡”,小金口麒麟舞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麒麟舞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客家人带着中原文明南迁,以象征太平盛世的麒麟为图腾。从麒麟美丽的古老传说到麒麟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麒麟艺术已成为客家人文化活动之“根”。年例活动在茂名市、湛江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等粤西地区中盛行,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在茂名市。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日期,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年例的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游神、游灯、点灯、做醮、炮会(抢花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传统也随之有所改变,许多地方逐渐习惯于把“做年例”、“睇年例”变作“吃年例”。但作为茂名市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年例比较年出名且在正月期间举行的有电白区庄垌村年例(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信宜六双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旺埇村年例(正月十七举行)、化州莞塘村例(正月十八举行)、高州分界圩年例(正月十九举行)高州忠平社年例(正月廿一举行)及茂南区飞马村年例(正月二十八举行)。“舞鹰雄”这舞蹈由两个造型像鹰和一个造型像熊的两种动物同场嬉戏起舞,是广东湛江市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广东湛江市下辖的赤坎区、廉江市良侗、河堤、安铺等镇、遂溪县、雷州市客路墟、企水镇、唐家镇等地,已有几百年历史。舞鹰雄结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颇具特色。其中廉江市良垌镇竹园村的“舞鹰雄”,以其内容丰富,技巧高难度惊险著称。记者向原市群艺馆馆长、市非遗中心主任朱卫国了解到:“雄”是传说中的动物,不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因此不能用自然中的动物的名字进行命名。传说中鹰、雄还能驱邪镇妖,给人们带来如意吉祥,因而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节日,村村户户都渴望着能有鹰、雄的出现。“雄”像中国传说中的龙、凤凰、麒麟等一样,都是寄托着人民群众美好的愿望,也是特有的民间文化。另外,“雄”这个字还体现出一种英雄气概,具有很深沉的含义。江门荷塘纱龙为“广东第一龙”,起源于蓬江区荷塘镇篁湾村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史料记载始于南北宋期间,荷塘纱龙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荷塘纱龙的舞龙套路分平面和立体两式:平面式为行进路线的姿势;立体式为技巧性龙舞造型,分别有跳龙、梅花桩、团龙等20多种套路,花式纷呈,高难度动作频出,整套龙舞约需一个多小时,按表演期间的要求,26人分时接力交替,做到不歇舞、不乱阵,被称之为“绝技”。“炸狮”,也称“炮仗攻狮子”、“炸火狮”、“舞火狮”及“烧火狮”等,此项传统活动在肇庆市德庆县、怀集县及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均有传承,以德庆县元宵节期间的“炸狮”最为精彩。在德庆县,元宵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而“炸狮”则是元宵节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热闹民俗的活动。当日,该县炮仗声昼夜不断,引爆全城,场面十分壮观,“炸狮”的刺激与疯狂令人叹为观止。赛大猪是一种传统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像平时时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而最壮观的就在汕头市了。赛大猪在潮汕地区没有统一的日子,都是各村有自己特定的日子,在正月举行且较为出名的有冠山赛大猪及月浦着丁头赛大猪。月浦着丁头赛大猪,是固定每年农历的正月初八举行,举办地点在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月浦乡。冠山赛大猪则在正月十七晚上开始,到正月十八日中午结赛。正月十九日再举行恭请本境众神巡游,当然也有精彩的文艺游行,游行队伍有本村年轻人组成的标旗队,小孩子花篮队、灯笼队,英歌队,潮州大锣鼓队,铜管乐队,醒狮队等精彩表演。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但在广东揭阳汉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节,且源远流长。自清光绪年间阳美先民就建庙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土介子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六,阳美社区都举办“火把节”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旨在祟仰前贤高风亮节,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扬恪守信义、忠孝仁爱美德。春节期间,不出省,在广东省内就能够过一个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民俗大年。每年春节,连山金子山都会举办“壮瑶大年节”,闹年锣、赛铜锣、抢花炮、开金库取金元宝、唱年晚歌等活动让游客沉醉在壮家民俗风情里。当然,过大年离不开吃,连山金子山景区还推出了盘王腊味宴。金子山也是壮瑶族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山,这里有浓郁的壮瑶民族风情。有小长鼓舞、舞火龙、舞春牛、炸火狮等民间艺术表演,民族风情浓郁,古风依存。连山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常住人囗9.34万人,其中壮族5.51万人,瑶族1.7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8.5%,是全国唯一一个壮瑶自治县,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民俗,有兴趣体验壮瑶风情,到连山是个不错的选择。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广东阳江市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阳江迎新春风筝表演活动通常在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只要是不下雨都会有来自各地风筝爱好者参与其中。放风筝算是阳江迎新春的一个特色活动,放风筝既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项度假休闲的好活动。“香火龙”发源于广东佛山制陶古镇石湾镇,是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就地取材,扎成龙身,插上香火制作而成。“香火龙”最初作为瓷窑的点火仪式,逐渐演变成为群众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动。发源地的佛山石湾镇“香火龙”文化已经失传,现在广东省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边远山区村庄还有传承“香火龙”活动,而以韶关市南雄的最为精彩。每逢元宵佳节,当地群众都要进行“香火龙”活动,当地人称“闹春”。“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有“地久天长”之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其独特之处是整个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而且龙身插满燃香,需夜间表演。表演时,由一位站在中央的老者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出场,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踩着“龙、虾”步法,时而“双龙戏珠”、“跳跃龙门”;时而又“双龙出海”、“游云四海”。浑身金光闪闪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上下翻腾、左右旋转,场面颇为壮观热烈。高潮时两条火龙在空中快速地飞舞盘旋,点点燃香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埔寨烧火龙已有三百年历史,火龙制作是由竹篾、稻杆扎成龙的形状,以硫磺、白硝、木炭末配成的火药,制成火箭、火花等燃放,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如今的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表演奇特,惊险壮观。像丰顺埔寨这样的“烧龙”,由村民自发筹款,志愿制作,舞龙时赤裸上身,舞着的龙身烟花绽放、火箭飞射,不惧烫出泡来的民俗,对比全国的“烧龙”,堪称“奇特”。“游神赛会”其实就是“游神”与“赛会”组合,“游神”潮汕俗称“营老爷”(即抬着神像巡游夸胜),它遍及县城、埠镇至每个乡村,只是规模大小、时日长短、形式不同而已,这种全城“游神”景象在其他地方是无法看到。而“赛会”即是比赛,是与其他地方,特别是相邻的村镇比“游神”规模,包括巡游队伍、戏曲表演、祭拜品等,从而形成潮州独特的“游神赛会”。潮州人一直都被喻为东方犹太人,潮州人从小就有很强烈的宗族观念,是非常团结,也有竞争精神,而这些特点都与他们的传统活动“游神赛会”息息相关。潮州“游神赛会”多数在正月期间举行,也是游客了解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游神赛会”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潮州特色文化,如潮州音乐、潮剧、英歌、潮州铁技木偶戏、潮绣、潮州木雕、鲤鱼舞、布马舞以及百屏灯等。在潮州市内最为隆重的“游神赛会”要数青龙庙会,对潮州文化有兴趣的就不要错过了。每年大年初三,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都会举办“捕鱼节”。据当地村民介绍,中联村大年初三举办的这项活动是由他们的祖辈相传下来的,具体年代不详,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捕鱼节”的兴起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与这民俗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管天有多冷,村民们全然不顾,热情地投身到水塘中进行捕鱼比赛。一时间,被惊动的鱼群纷纷跃出水面,捕鱼者挥动手中鱼网,来回穿梭,很快就有收获。从鱼塘中捕到的鱼,不管大小均归各家所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捕获塘鱼数量最多、重量最大的前三名村民,还可获得村委会的物质奖励。如今,这里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捕鱼节”活动,都会吸引一批来自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漳溪“捕鱼节”己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客家传统节庆,这个古老的节庆,适逢盛世重获青春,今后必将大放异彩,成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又一奇葩。相传在明洪武年间碣石卫城舞"五色狮灯舞"就已有之,并逐渐成为陆丰碣石镇最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威武雄壮的“五色狮灯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狮特点,又独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当地民俗的传统舞蹈。舞五色狮,不仅能清晰地反映陆丰碣石民俗文化演变的轨迹,更能动态地揭示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体现传统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规律。五色狮是碣石人民向往太平盛世,希望吉祥平安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长卷挥毫”一般都是一些活动附加节目,或个人表演创作时可以看到,但在云浮市就成了每年春节传统活动。据了解,“长卷祈福”活动原是云浮市罗定群众书画交流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志在宣传与弘扬中国书法,而群众除了可以欣赏书法家们现场挥毫外,也可以在长卷上写上自己的心愿与祝福。相比起许愿树与烧香祈福,罗定“长卷祈福”则更为环保,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对书法有兴趣或喜欢文雅类活动的游客,年初一可以到罗定参与“长卷祈福”,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